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章 赶路(第1页)

沈杏赶忙把自己碗里还剩的一口,其实真就是一口面汤带着几个肉丝倒进沈旭碗里。“别哭了,姐的都给你。以后等姐挣了钱,咱旭儿想什么时候吃白面做的面条就什么时候吃,好不好。”沈杏轻声的哄着沈旭。

“真的吗?大姐。”沈旭眼角挂着泪的望着沈杏。

“嗯。”沈杏狠狠的点了下头,刚才看沈荷和沈旭那吃相,沈杏都忍不住的想笑,可现在莫名的心酸。两个小的把碗放回厨房灶台,还分别用个木盖盖好,这剩的一点面条好似多精贵的东西。

在现代,沈杏对物质没有太大的欲望,父母虽然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婚,可也没少过她吃穿。长大后,还给她买房,买车,但沈杏其实对这些都无所谓。从没想过会穿越,也没想过来到古代,会这么心酸的吃一碗面条。

这几天跟着张小山吃了两次面条,每次看到她大哥沈洵那一脸肉痛的吃着面条的表情,沈杏当时心里还腹诽:不就是一碗面嘛。可现在,两个小家伙没有成人的顾忌,按着自己的本性吃一碗从没吃过的面条。尤其是沈荷,沈荷今年七岁了,比沈旭大几岁,她知道白面的精贵,舍不得吃,一小碗硬是忍着想吃的念头,留到下半晌再吃。哎,还是因为穷苦啊!

沈杏揉了揉红了的眼眶,去了后院瓜地。晚上就着月光,一家子都在院里忙活。昨个晚上就商量了,沈杏后天去县里全部按精品瓜卖,瓜装到大筐里,到了县里再分装到小花篮里,这样方便牛车运输。

家里的劳动力都在忙着编小花篮。按沈杏的计算差不多要一百六七个小篮子,他爹今个天还没亮就跟她娘在院子里忙活编篮子,下半晌他三叔过来,为的去县里的事。看着季氏跟沈杏两个人忙活,也帮忙编了会儿篮子,沈杏本来不会,这不从早上看到晚上不会也会了,只是没有她爹编的密实好看,但凑活凑活着用瓜叶子遮着还行吧,主要是时间太赶了。

等到她爹和大哥从地里回来,季氏就把沈吉来赶回去了,毕竟家里还有个孕妇。她三婶自从怀了孕,几乎都不出门,之前没保住过两回孩子,这次可是万分小心,不过,从她娘跟三叔的交谈里知道,她三婶怀了孩子后心情好多了,人也爱笑了,虽多数躺床上,但心情好,人就有了精神气。

“爹,跟你商量个事呗。”沈杏手上忙活着。

“你说。”

“这次去县里估摸着会耽误三叔几天时间,不管瓜卖的咋样,从之前挣的里面给三叔一两银子,若是卖的得好了再多给些。你看咋样?”沈杏觉得一家人是一家人,但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总不能让三叔白跑,从管理者的角度上来看,适当的鼓励有助于提高效率,从而实现更高的收益。说白话就是大家有钱一起花,要不以后没人替你卖命苦干。

“那是!他爹这银子得给,跟她三婶闲聊,无意中她三婶说漏了嘴,别看这走街串巷的卖些小玩意,做的好几天就能有半两银子。”季氏一来是不忍她小叔子没日没夜的挣钱,她嫁到沈家的时候,小叔子还不到十岁,成天二嫂二嫂的叫着。人说长嫂如母,她这个二嫂也差不多吧,那时候还没分家,家务活多是她做,小吉来看到就会来帮忙干活。二来,又是去省城,又是交那五两抵劳役银子,家底早空了,他们家能补贴就补贴一点吧。

沈杏跟他爹对视一眼,沈杏闷着头笑了。

“你俩笑啥,是笑我这抠唆到家的,如今也讲起大方话了?”季氏不以为然,“偷摸着说,那是咱家卖这瓜挣着钱了。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能挣这么多,老觉得这银子就是捡来的,一想到白捡这么多银子,心里开心的嘞。”

“所以一开心,娘您就大方了?”沈杏接着她的话。

“哎,别看你三叔天天乐呵呵的,可受的累吃的苦哪点比你爹少。你娘又不是铁石心肠,叫了十多年的二嫂了,能补贴点就补贴点,这不是挣着了嘛,真要没有,咱想补贴也拿不出来。再说,也确实耽误你三叔好几天不是。”

“嗯,娘说的对,明儿个爹你去地里的时候顺道去三叔家说了这事,另外除了换洗衣裳,让三叔啥也别带了,这一路上的花销都咱家包了,让他别有负担的带我跟张小山出门。”

“成。不过,杏儿这次你哥不去,咱家就你一个人去成吗?害不害怕呀?”沈吉富有些不放心,其实季氏更担心,一个才11岁的女娃跟自个小叔也就算了,还跟张家小儿子去,会不会惹人说闲话。年初从山上滚下来还惹了被男人抱住的闲言碎语,还跟村里碎嘴的李翠花他们打了一架。

“没事,爹,除了自家人,别人看我就是个八九岁的小孩,再说还有三叔呢。小山哥也就比我大几岁,就是个半大孩子路上还能欺负我不成,人家本就是帮忙的。等从县里回来就分钱,可不能少了人家那份。”

“瞧你这话说的,你甭管多大岁数在爹娘眼里也是孩子。爹跟娘就是担心,怕你一个女娃出远门害怕呀。你娘我一次县城都没去过呢。”季氏麻利的编好一个,沈杏接过放到另一边。

沈旭凑过来说道:“我知道,书上说的这叫‘儿行千里母担忧’,大姐,你说我用的对不对呀!”

“嗯,不错,旭儿真棒,不过这话你是从哪本书上看来的?”

“唉呀,大姐你还当我们的教书先生呢,这不是你自己说的吗?有一回我问爹你担忧怎么写,你就教了我这句,还给我讲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就是这个意思吧。”沈旭断断续续,东一句西一句的,全家都迷糊。不过,沈杏听懂了,也想起来,那是好几个月前的事了。当时刚开始教沈旭识字,孩子总会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她就用儿行千里母担忧来解释担忧的意思,还教了《游子吟》这诗,没成想他竟然记住了。

“旭儿,你真聪明,明年一定送你去读书。”沈杏有些激动,“爹,旭儿是读书的料,这一句是我好几个月前教他的,他都记得,还用的很对。”

“是嘛!明年开春就送村学。咱家是得出个读书人。”沈旭讲的沈吉富有些没听明白,但沈杏讲的他听懂了,他这小儿子聪明着嘞,黝黑的脸上展现着骄傲。

一家子因着沈旭的话都面带笑容,季氏看了看天色,把两个小的赶去睡觉了。再忙活了会,看着院子里堆起来的小花篮,沈杏信心满满。

到了出的这天,一百六十个小篮子编好了,可怎么放到牛车上去呢?看着满院子的小花篮,沈杏愁眉苦脸,之前太想当然了,就想着卖精品瓜,用小篮子包装。没成想一百多个小篮子占地太多,牛车根本放不下。最后还是沈洵出了主意,用布条将篮子串起来挂在牛车四周,车上能堆多少堆多少,就这么挤压堆高才放上12o来个篮子。

“算了,剩下的不带了。”沈杏不得不放弃了。车上五大筐的瓜,还有一筐的瓜藤绿叶,她爹防止被太阳晒,再上面铺了厚厚的干草,还怕下雨,放了好几个竹席子。还有她娘给准备的干净没补丁的新衣裳和吃食。没补丁的衣裳是沈杏要求的,她可不想再被人家骂“穷酸。”最主要的是这次的瓜是卖给县里的富户,怎么着也稍微穿得体面点。

挥别了一家人,出!

张小山在村口等他们,这回倒是跟沈杏心有灵犀,穿得一身新,一身深青色长衫,显得人形修长还带点书生气,虽说书生气放在张小山身上不太合适。不过,长衫就有它的魅力,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嘛!连脚上的草鞋都换上了崭新的布鞋。沈杏心里啧啧两声,这么一看还挺斯文俊朗的。

刚上路沈杏精神头十足,来这好几个月了,除了镇上还是头回去那么远的地方。要在外露宿,根据他三叔以往的经验一般去县里不赶时间得四天左右到,咱们这赶着去卖瓜,最主要天气热得尽早到县里,要不瓜就不新鲜了。沈吉来跟张小山商量路上两人轮流赶车休息,争取两天赶到县城。

对于沈杏来说,这跟现代野外露营有的一拼,沈杏没参加过,所以很亢奋。路上边看着两旁的田野,优美的乡村风景,边问他三叔,这是啥,那是什么的。沈吉来倒也好脾气,乐呵呵的解释着。沈吉来赶车,分坐在沈吉来另一边的张小山一直沉默不语,直到实在忍无可忍,“人说妇人的嘴如五百只鸭子那么聒噪,可你还没长成妇人啊。我真替你未来的夫君担忧!”

沈杏被这突然冒出来的话给噎着了。他说她什么?鸭子?聒噪?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沈杏自认为自个的性格是偏文静的。居然又被这人嫌弃了,哼!沈杏抿着唇自个气着。

沈吉来看看左边,再看看右边,干笑了一下,继续赶路。清早上,空气比较湿润,气温也不算很高,但是越往正午去,烈日的灼烤,烤得皮肤都疼。张小山抽出一个浅白色披风递给沈杏,“帽子戴好,用这个挡一挡日晒。”

沈杏不客气的接过,盖在身上,天热的人昏昏欲睡,牛车摇摇晃晃,沈杏被颠得受不住的靠在沈吉来后背打瞌睡。就这样从白天到夜晚,沈杏是吃了睡,睡醒了就呆,早没了一开始那股亢奋劲。有时候靠着沈吉来迷瞪,醒来靠着的后背就变成了张小山。

至于洗澡,男人都好办见着河流脱了衣服往河里一跳就完事了。可沈杏是女娃,只得拿个小木桶拎着水到没人的地方擦擦。反正沈杏觉得自个身上的味儿不太好闻。

好在紧赶慢赶的居然两天半就到了县城,等到住上了客栈,沈杏才算是‘脱胎换骨’的洗了回舒服澡。这两日沈杏是真切的体会了一把啥叫‘风餐露宿’,白天一直赶路,晚上就露天睡觉,她三叔跟张小山靠个大树就睡了。牛车上巴掌大的地方就给了她,缩在牛车上,看着满天的星星,脑子里只有那么一句: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两旁除了蛐蛐和蛙叫,倒是清净,来这的几个月,虽然清苦,但不知为什么,沈杏却觉得内心没有现代生活的那种惶惶不安和麻木的焦躁了。甚至于,跟着沈家一家人一起生活,觉得有趣,觉得很开心。

躺在客栈的床上,沈杏很快就入了眠。第二天一早,沈杏跟着张小山出了客栈,沈吉来去后院牵牛了。沈杏掏出二两碎银子递给张小山。

“干嘛?”张小山疑惑的看着她。

“拿着,给你打点的,别又自个出了,等把这批瓜卖了回去就分钱。”

“成啊。”张小山一听这话很干脆的抓过碎银子,甩了下胳膊混不在意的一笑,“我等着你给我分钱哈。”

沈杏撇撇嘴,心里肺腑,看你现在无所谓的样子,等分得了银子,看你傻不傻眼,哼!

三人赶着牛车来了一家酒楼,“食知味酒家”,沈杏读出人家门楼上的牌匾。张小山一个人进去了,没一会出来一个穿着长袍的中年男人出来。张小山给沈吉来介绍是这家酒楼的二掌柜。沈吉来拱拱手,恭敬拜见。

“李掌柜,给您介绍下。”张小山介绍道,“这是我同乡,沈吉来,比我年长,我平常喊一声‘三叔’。这是她侄女,沈杏,刚给您尝的瓜就是她种出来的。”

“哦?是你这个小姑娘种的瓜啊。”中年男人摸了摸自个那两撇很有个性的小胡子,盯着沈杏瞧,瞧得沈杏不好意思了。

沈杏连忙摆手,“是我们一家人一起种的,可不是我一个人忙活出来,瓜好吃吗?”

“嗯,口感不错。前个知县家的大管家还过来问我们酒楼有没有这种瓜,说是知县带着夫人在别的酒楼吃过,夫人喜欢的狠。我还纳闷,啥时候有这个新品种?这不张二就把你们带过来了。不多说,咱们现在就去知县大人府上。”中年男人说罢就走。

热门小说推荐
三国:这个军师不一般!

三国:这个军师不一般!

曹操询问黄巾军解决对策,主角早有准备,轻松解决,启程回城内上任,获得很多民生经济知识。主角现百姓被黄巾军挤压生存空间,于是提出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曹操大喜。世家大族暗流涌动,不满曹操和主角的政策改革,要搞事,煽动黄巾军和百姓对立,百姓和曹操对立,黄巾军和曹操对立。曹操再次面临危机,主角轻松解决,顺便瓦解部分世家,杀鸡儆猴,帮助曹操彻底坐稳兖州。随后主角改革冶铁工艺,帮助曹操练兵,创新战阵,经济民生军事得到巨大提升。主角帮助曹操拿下豫州州,各种人物开始登场,展开博弈,但最后主角谋略更胜一筹,不仅保住豫州,还借机拿下青州,曹操实力一跃成为第一。曹操名震天下,被人围攻,但主角出马,直接离间计,让对方反目成仇,曹操坐收渔翁之利,这时天下人才知道,不是曹操厉害,是曹操身边的主角厉害。主角再次获得系统奖励,谋划更强。此时袁绍顾忌曹操继续做大,于是联合徐州刘备,夹击曹操,曹操被偷袭,打败,直接丢失整个青州。三方展开大战,但即便是被偷袭,以一敌二,曹操势力任能处于优势,袁绍刘备大惊,不敢再放任曹操育,全都用出全部实力。最后一切在主角考察矿产回来后瓦解,主角各种战术技法,全都碾压对...

农家女的崛起之路

农家女的崛起之路

简介关于农家女的崛起之路女特种兵,穿越到古代一个小可怜的身上,也是个福运之人,遇到一家子极品,个个算计,心怀鬼胎,全都算计她一家人,看小小农女疯狂起来,怎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和这一大家斗。和村里人的斗,种田经商,最后走上人生巅峰。...

我变成了修真洞府

我变成了修真洞府

谁都要有一个家。下至黎民,上至金仙,皆无例外。袁起穿越修真界,化身成为一座修真洞府,也成为了万千修士眼中的香饽饽。正所谓,流水的修士,铁打的洞府。你们争你们的,反正笑到最后的总是我!我变成了修真洞府...

吃饭就变强,从杂毛鸟进化灭世金乌

吃饭就变强,从杂毛鸟进化灭世金乌

一窝两只鸟,妹妹竟是重生仙朝女帝?只有张义穿越之前是一个只能看领导脸色的社畜!妹妹为了复仇拼命修炼,张义却为了弥补上一世的牛马生活疯狂躺平。叮!恭喜宿主成功开启进食增长系统。只要吃饭,就能不断变强!饱餐一顿,张义竟直接成为一阶神兽!顿顿躺平,直接从杂毛鸟进化为灭世金乌!只有一条虫,可是有两只鸟,我是大哥我来分!什么?不同意?硬抢?那就别怪我这个当哥哥的要给你立立规矩了。看招!阿哒!...

哄他,宠他,大小姐又在野蛮甜撩

哄他,宠他,大小姐又在野蛮甜撩

简介她野蛮嚣张,是人人宠爱的大小姐。他阴郁隐忍,是人人远离的私生子。前世,司野在堕入深渊的那一刻,将沈星蛮当做唯一的光,企图牢牢抓住。他将她扯进楼梯,虚虚将人圈在角落,你的棒棒糖是什么味的,我好奇了太久。声音淡漠,眼神卑微,他不喜欢你的,沈星蛮,给个机会,做我女朋友。沈星蛮作天作地没有怕的,却唯独怕司野怕的...

青涩花季,爱在十八

青涩花季,爱在十八

是一部深入人心的青春成长剧,其剧情主题思想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它巧妙地描绘了青春年华的绚烂与激荡,以及在这段旅程中,我们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寻找自我,如何理解并珍视友情与爱情。在这部剧中,林晓梦作为主角,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带领观众一同体验了青春的甜酸苦辣。她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挑战与困难,但正是这些经历,让她从青涩的少女逐渐蜕变为成熟独立的女性。剧情中的友情和爱情线索更是让人动容。林晓梦与陈煜6子轩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青春期的迷茫与探索。而她与苏晴儿的友情,则让人看到了友情在青春成长中的力量与美好。这部剧的主题思想不仅在于描绘青春的喜怒哀乐,更在于揭示青春成长中的真谛。它告诉我们,青春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阶段,我们需要勇敢地去面对,去挑战,去成长。同时,它也让我们明白,友情和爱情是青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给予我们力量,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的青春更加绚烂多彩。...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