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八章 千层底鸡婆鞋(第1页)

岩石部落现在有165人,过四十岁的只有八个人,其中五个是长老。十三岁至四十岁之间的有七十六人,五岁到十三岁之间的足有七十二人,此外还有婴幼儿九人。

这里面有从其它部落换回来的二十多人,也有从芒部落要来的二十多人,这才凑出了眼下的光景。

战士正式定编为四十二人,勇带着九人负责部落安全,同时也在附近狩猎;帕布带领二十人作为主战力,也是投矛队;春带着十人弓箭小队,作为斥候,轻狩猎。分配到了二十二个陶。

制陶队由苏阳的妈母容氏带领,定编十二人;煮盐队的人数暂时减少了,因为每天的盐水不多,暂定为六人,由苏阳的大姑带领;采集队还保留着,因为需要兔子草,由苏阳的大婶带领,人数不定。此外还有如编织竹器的毕博,打磨石器的两位,制弓的野子,都属于技术工种,待遇表面一样,不过苏阳偶尔会送点私货。

孕妇原则上是不会外出了,但也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强迫分配劳动,吃食现在与成人对等。

这些人一共分配到了十七个陶。现今苏阳的办法就是认陶不认人,开饭时见陶放食物。

十岁到十三岁是四个人一个陶,但如果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式加入了某个队伍,待遇就会提高,同时他们也有父母分均一些口粮,不会饿着。

还有五岁以上的孩童,一共占了十六个陶,老人加长老们占了八个陶。当然苏阳自己也拿了一个陶。

总数用到了六十多个陶,每次就需要准备六十多份食物,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比如拿出十斤也能分,拿出二十斤也能分,只要做好了计划,就可以合理的度过冬季。

至于说他提出的食堂概念,等搬迁之后,依旧会出现。好比翌日天亮狩猎队要出,那么伙房的人就要半夜起来煮食物,让战士们醒来后就可以吃饱,又比如种植队在外面干活,等到了饭点,马上就可以吃到腾热热的饭菜。那时候就是认碗了,工种不一样,食物会有不同。

当陶罐市场饱和,他就会适时推出碗这种产品继续捞钱,走一步看三步,适合当下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族人们欢天喜地的煮着食物,其乐融融,长老们也无需自己动手,自有后辈来帮着煮东西。以往其实每个族人都清楚长老们吃得更好更多,现在相当于半公开了,也没人不满。反正人老人们吃不了那么多,后辈帮忙,就能捡剩下的吃。

这让长老们也高兴,吃不够与把吃不完的赏给后辈,这是两个概念了。

吃饭时他宣布了一下后面要做的事情,制陶队继续开工,兔子草也不能落下,其余妇女,包括孩子们集体来学编织。战士们自己打磨修缮武器,练习弓箭、投矛,他之后会教大家怎么设陷阱。

暂时还没到抱团取暖,减少消耗的程度,已经储备了两千多斤的腊肉,加上这一批肉食,平均下来,每个人的口粮能有二十多斤肉左右,圈养的兔子关键时刻也能吊命,骨头可以熬汤,同时也储备了很多植物的块茎,以及一些坚果类。

往年都能熬过去,今年问题不大,但想要过得更好,外出狩猎也是有必要的。

双管齐下吧,一边制出可以外出的鞋子、蓑衣等,一边练好如何制造陷阱,差不多三个月的冬季,并不是挑战。

同时,他也乘机讲了一些生活习惯,比如勤洗漱,保持干燥卫生,正确的使用火盆,铺设芦苇床铺等等,如果生病也要马上治疗云云。

现在制陶也有所改良,混合一些草木灰用来挂陶,质地会更好一些,等搬迁之后,苏阳也会着手修建土窑了。

翌日,天上下起了雨夹雪,根本没办法出门,毕博选了些人在抓紧编织更多的斗笠竹架,到时候填充竹叶或是竹笋壳就可以了。

苏阳在研究鞋子,之前已经用蒲草把草鞋编出来了,可是草鞋不防水啊,又透风,冬天穿了意义不大。

他想到了千层底,想到了布鞋,从而想到了鸡婆鞋,所谓“鸡婆鞋”,其实就是棉鞋。它是用手工打的布壳纳成“千层底”的底子,再用保暖的布料作“里子”和“面子”,里子与面子之间,禳上棉花。这样做成的鞋子,非常暖和。

外形就像母鸡抱窝似的,所以叫鸡婆鞋。后来不流行穿布鞋了,人们又用毛线织鞋,外形就是鸡婆鞋的缩小版。

苏阳想尝试一下,立时在火上架上了陶,往里面选了一些比较粗的块茎,如果有苞米、小麦什么的就更好了,奈何没有,所以只能凑合着来。

棕树的叶子被利用了起来,一片叶子就有簸箕大,熬好块茎糊糊之后,就涂抹在粽叶上面,七八张粽叶重叠黏在一起。这就是在制作千层底,算是替代品了。

棕叶是之前就采集回来了的,已经晾干黄了,正好可以拿来用,防水性没得说,硬点也没关系。

其余人也没闲着,被他安排分割残次的兽皮,到时候要进行包边,蒲草的编织也没停下,不是编草鞋,是制鞋垫等。棕皮也会用上,还有准备麻丝、骨针等。

要做一双冬天穿的鸡婆鞋,远比布鞋草鞋要来得麻烦,不过凡事都有个熟悉的过程,这么多人,总能挑出一些有天赋的。

“我也要学。”商女显得很积极,可她却把原始时期第一双草鞋挂在了脖子上,而非穿在脚下。

苏阳表示很无奈,他送商女鞋子,结果她当成了装饰品或是礼物,说什么也不肯穿上。

“你学会了,自己做的鞋子可要穿啊!”他先打了预防针,然后就做模版。

用斧头砍了些木板,然后做成鞋底的模样,到时候用来对比着裁剪棕叶千层底,也就是确定尺寸大小,有好几个尺码。如果有人大小不合适的,在来单独弄,或是将就着穿。

棕叶是比较硬的,裁剪起来会比较容易,可是没剪刀啊,这到是一个问题。

为此他只好把两柄兽医小刀先贡献出来,为了这双脚,也是拼了。

对比着商女的脚做了一个木质模板,然后他就取来之前糊好的粽叶,把木板蒙在上面割了起来,手术刀般精准,一次成功。当然,这需要两个木板,左右脚是不一样的。

千层底准备好后,他便往上面缠绕莆草,就如缠绕绑带,从头到尾给包裹了起来,最后用兽皮进行了包边,其实可以整个包起来,但是太浪费了,部落还没那么富足。

做完这些后,便开始纳鞋底,如果要达到标准,熟手都要花两天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一双鞋底,这就过于费时费力了。

标准的是要密密麻麻的纳满整个鞋底。粗狂一些,可以按照手指上的圈形纹路来走,或是在外围包边走一圈,里面走横竖排,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工时。

开弓要用扳指,纳鞋底也有专用的指环,上面打满了小坑,是用来抵针头的,现在当然不具备,好在原始人的手有够粗糙。

“都过来看我怎么纳鞋底!”他准备展示单身狗缝纽扣练出来的针线活。

热门小说推荐
全家独宠养女?我将满门逐出家谱

全家独宠养女?我将满门逐出家谱

主人公是苏锦夏的小说全家独宠养女?我将满门逐出家谱讲述了苏锦夏意外穿书,成为侯府被遗忘的真千金。回归后,她备受冷漠,最终被家人当作筹码交换养女,落得凄惨下场。然而,苏锦夏决心改写命运,彻底摆脱这些人渣。她努力攀升,成为昭阳郡主,生意遍布全国,更攻克医学难题,甚至越京都才子,成为女状元。她的名声传遍天齐,揭露了养女的真实面目。曾经伤害她的家人和渣男,纷纷跪地哀求原谅,但苏锦夏铁心不回头。多年后,提及苏姓,人们只知苏锦夏,永安侯已成为历史。...

带着战士模板混漫威

带着战士模板混漫威

黄铭看着漫天的奇瑞塔星人奥创机械人军团灭霸军团,留下眼泪老子当时怎么不创个法爷号!带着战士模板混漫威...

盗妃凶悍,王爷难眠

盗妃凶悍,王爷难眠

她是盗墓界的鼻祖,武功绝伦,医术精湛,还喜欢睚眦必报。她是将军府最不受宠的嫡女三小姐,空有倾城之貌,却是个连下人也可以踩上一脚的花痴傻女。姨娘刻薄伪善,庶姐庶妹阴毒可憎,受尽欺凌浑不知。一朝穿越,她成了她,从此,锋芒绝世。那些欺她的负她的辱她的,她都要千百倍索回。片段一新婚之夜,某男搓着手邪邪道芸儿,今晚花好月圆,不如你我某女猛地起身,轻拍下脑门我怎么把这茬忘了,王爷你早些安寝,本妃这就去问候你祖宗去。某男一头栽地气死过去。片段二某日,某男难得清闲在池边喂鱼,突然一侍卫窜出,王爷大事不好了某男眉宇微蹙,没看到本王在干吗?侍卫微微一颤,王妃她将传国玉玺给盗了,皇上正在全国通缉王妃。某男喂着鱼随意道盗了就盗了,什么噗通一声手中鱼食掉落池中,一溜烟人影已经不见。片段三一个粉嫩精怪的小娃娃跑了进,父王,母后和人种瓜去了。某男低着头继续奋起疾书,淡淡说你母后难得有这闲情就随她去吧。小娃眸中闪过一丝鬼魅,吱吱唔唔道可是母后说她要尝尝鲜,给宝宝再添个妹妹。某男脸色一绿,风一般的跑了出去。小娃背负着小手摇摇头,长叹一声聪明绝顶的我怎么会有这么笨的父王,要不让母后把他休了,再找一个去只听砰的一声,好似一个重物落地声响起,小娃拍着手笑道,父王你去吧母后我会保护的小说关键词盗妃凶悍,王爷难眠无弹窗盗妃凶悍,王爷难眠txt全集下载盗妃凶悍,王爷难眠最新章节阅读...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简介关于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秦朝,始皇帝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突然,大殿上方出现炫彩夺目光芒。秦始皇一惊,嗖地一下从坐上站起,因度太快,摆在他身边的青铜孔雀杯掉落,与地面碰撞,出清脆的声音。秦始皇什么?朕49岁就驾崩了?李世民真不愧是暴秦。朱元璋还是朕的百姓好。...

搬空钱财:下乡的娇知青她军婚了

搬空钱财:下乡的娇知青她军婚了

简介关于搬空钱财下乡的娇知青她军婚了姜温婉穿到书里的炮灰。亲妈拿着亲爸的抚恤金重组家庭。她这个亲女儿成了家里,睡的最晚起的最早的老黄牛。亲妈恋爱脑倒贴后爸的孩子,给她报名去下乡?就连她的工作,未婚夫,统统都要给继妹?不!她姜温婉名字虽然温婉,性子可野蛮,外加心黑手狠。你给我报名,我反手给继妹也报名。继父还想欺负她,她反手打骨折,正好去医院开二斤排骨票。她要好好补补,不然打人的力气都没有,只能打个骨折的轻伤。下乡后,知青大院里全是瓜。她瞬间成了瓜地里的猹,瓜太多,吃不完,根本吃不完。一旁递瓜子的猹婉婉,瓜好吃,还是我好吃?姜温婉看着他十八块腹肌流口水白天吃瓜,晚上吃猹。ps下乡大东北,棒打狍子瓢舀鱼,骑着野猪挖人参。...

安阳县主

安阳县主

罗金玉上辈子是个理科博士,天天待在实验室里,这辈子是个是个土匪,原本想着怎么着也得做出一番事业,带着寨子里的人走上致富的道路,谁成想计划半路夭折,从此再不见起色,但皇天不负有心人啊,罗金玉恪守自己的三从原则,从不吃亏,从不讲理,从不受人威胁,最终还是凭借自己的脑子,名扬天下了。后来罗金玉回忆自己这一生的波澜壮阔安阳县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