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二章 新星(第1页)

“圣上大喜,大喜啊!”

吴月先匹马救父,大破建奴的消息叫京师沸腾了。

忠孝二字是大明的国训。忠臣良将必出孝子之门是所有人的共识,而且,关外屡战屡败的明军也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当然,初出茅庐的吴月先也要有贵人提携才能一鸣惊人。回城后,舅舅祖大寿感慨万分地手抚其背道:“儿勿忧富贵,我*这就上奏给儿请功,向朝廷题请擢!”

一个能被六品通判拿捏得欲哭无泪的边将的请功报告肯定算不得什么,但因为长得一表人才又很机灵,吴月先很受一个人的赏识并认为义子:监军太监高潜。

新帝登基,辽镇所有大小监军太监都被召回京师,然后圣上却把高潜派了过来,足见辽东局势对圣上的重要性,也足见高公公在万岁心中的地位——这位原是诚王府的内监,素与王府长史孟良卿相善!

虽然武将们大多跟监军太监走得近些,然以他们的处事之道,无非就是隔三岔五喝几场大酒、请上几台戏,再多送些钱罢了。吴襄可没那个脑子去通过儿子结交高潜,这是大帅府“喂马的杂役”蒋元标给吴大帅出的主意。公公没有后人,最怕的是自己身故后断了阳间的香火血食供奉在阴间挨饿受冻。这种心理,曾经的御史都老爷蒋元标一清二楚,所以叫吴大帅去拜会高公公时带上了吴月先。小伙子帅气再加上很有眼力界儿还能识文断字,一见面便很得高潜的喜欢,几杯酒下肚也就顺水推舟地认了义子。吴月先大神威有如天助般的雷霆出击,高公公在城门楼上当然看了满眼,那股高兴劲儿就不用说了——圣上派自己过来最主要的固然是信任,而信任的基础是圣上认为自己“知兵”。旁人做监军时,兵力再多也是打一次败一次,咱家这一来么……哼,看看吧,二十骑冲万人阵,还大破之!

我儿子!

因此高公公那股兴奋劲儿丝毫不在吴襄和祖大寿之下……嗯,甚至比后者还略略过之!为防万一,早早叫几个跟班锦衣卫把城里所有郎中一股脑抓来候着,也不管其所擅是妇科还是儿科。等吴月先回来,高公公第一个跑到城门外迎接,轰开众人上前一把搂住:“真乃我儿也!”接着把脸一扭尖着嗓子对刚刚被自己踹到一旁的郎中们骂道:“都是死人呐!还不快给我儿敷药?出点什么差池看咱家不杀了你等狗头!”

回营后高公公叫人写了两封信。一封当然是奏折,把吴月先的这场大捷绘声绘色外加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通,然后转弯抹角地提到,自己赶赴辽镇后牢记使命不敢负圣上所望不辞辛苦昼夜巡视各营,终于现了一个忠勇兼备的天下奇才……这都是圣上洪福齐天呐!另一封,则是写给侍读学士孟良卿的私信。

祖大寿没有尚方宝剑,他的请功报告通政司完全有权压下来不达上听。如果没有高潜给孟大人的私信,通政司也很可能就这么做了——一个粗鄙武夫吹牛嘛,还不是为了骗朝廷的银粮?啥?还有验功的级?哼,兵部不是还要验么!等着吧,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又在杀良冒功!不过这次可不一样,辅孟良臣大人亲口交代下来,兵部的勘验也称神:“送验级共二千三百七十一级,其中四百三十五级俱系真正壮夷!”新任通政使许九成(字得功,原通政司左参议)把祖大寿的奏折放在一摞奏章的最上面敬呈御览,后面就是兵部的验收结论。

事先已看过高潜的奏报,庆贞帝本就龙心大悦,再看内阁票拟过的通政司的报告,简直有些喜不自胜了:“游击?不行,太轻了!朕才不管是不是第一次打仗,朕要的是人才!打一次败一次,败过一百次就能做总兵大帅么?笑话!传旨,吴月先忠勇堪嘉,授其为辽东骑兵参将,加副总兵衔。赏银二十两,不,赏银三十两*!”

“忠孝无双!”

“孝闻九边,勇冠三军!”

“忠孝炙日,三军楷模。”

“少年英才,边将莫之及也!”

“卓勇伦!”

字字泣血句句砸坑的码词儿(无论是好是坏是褒是贬)功夫是大人们的看家本领。圣上开了金口,再加上朝中“奸佞”已去,盈朝的“众正”们本就声气相通,更因为尤其包括自己在内的新朝新气象——打得好,赢得漂亮,难道不是这届领导班子最给力的如山铁证么?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吴月先一战成名声名鹊起,各种溢美之词扑面而来,宛如一颗耀目的新星。一时间,从京师到九边,人们都在念叨着这个名字。

常言道福兮祸所依,满朝的亢奋劲还没过去,这话便有些应在了吴襄身上。

努尔哈赤将三百户编为一个牛录。正红旗有二十五个牛录,理论上,战时每户出兵一人,一个牛录便是三百人。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这种动员能力绝对属于屈一指的水平。要知道,这个时代普通人寿命很短,五十几岁便差不多算该到人生尽头了。一家有几个壮小伙子的现象倒不是没有,而是非常罕见。男丁长到成年,家里就会想方设法帮他娶亲自立门户,好完成传宗接代的人生唯一使命。一户一兵便意味着一个三口之家只剩下主妇带个小娃娃看家。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老汗把本族定位为职业强盗,所有人不务农桑专事抢劫——大部分吃穿用度靠抢,种田什么的副业都交给包衣奴隶们去做。而在汉地则不同,种地交皇粮才是主业,还要留些人服劳役,故而一般是五丁抽一(不按户,征兵数量只落实到村、里一级),到三丁抽一就基本上算穷兵黩武的极限了。

一般来说,一个牛录三百人里真正的步甲和马甲差不多能有百来个,其他人都算辅兵。百来人的战兵里,真正比较能打的有四五成,白甲可能有四五个五六个的样子。交战时,这个牛录便由几个白甲兵领头,带着这四五十人披甲冲锋。物资充裕的话,这些人会套上双层甲,白甲兵甚至可能套三层甲,战力相当可观,跟绝大多数破衣烂衫、一半以上拿木棍做兵器的明军对阵,说能够以一当十也绝不为过。打赢了大家一起上,但这些人若是挂掉……这个牛录基本上也就废了。

按这种算法,正红旗全旗战辅兵合计该有七千五百人。这次色勒带了一万人出来,可谓倾巢而出了。色勒被吴月先阵斩,身边的十名白甲护军尽数送命,兵败如山倒,在吴襄的骑兵与宁远守军的追杀之下,还有三十几个全身重甲的白甲兵累脱了力死在乱军中。这一战,正红旗白甲去了一半,战兵死了二百余,辅兵损失将近十倍!幸亏南路那一千骑兵见状不妙冲上来冒死掩护,残部方得以逃脱……然后在归途上又被蒙古的林丹汗趁火打劫了一番,再加上掉队饿死的,最后跑回去的仅剩四千余人,铠甲物资什么的更是啥都没剩下。

在宁远吃了大亏,正红旗几乎被打断了脊梁骨,皇太极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咽下这口气——与明国相比,金国的体量在那里摆着,如果不能保持战无不胜的神话,不仅明国军心士气大振之下会失去好不容易获得的局部优势,连毗邻的几个蒙古部落都可能会来打落水狗了!

于是皇太极要狠狠打一场,攻击目标是广宁左屯卫(锦州)。

从舆图上看,大明在辽东湾西侧的辖区是一条宽度二三十公里的狭长地带。而实际上真正能够掌控的,也就是几个孤零零的卫所城,这还是朝廷花了天文数字的人力物力用多年的时间一点点硬生生堆出来的。

这种局面,究其根本还是由于朝廷的党争。

李成梁死后,明廷面对女真的崛起和层出不穷的边乱,其实有三种应对的办法。第一种是抚策,通过严格控制规模的互市等手段,叫其始终处于吃不饱又饿不死的状态,操控得宜的话,甚至可能令其为我所用,就像西南那些土司。第二种是守策,牢牢守住山海关,关外你们爱怎么折腾自己去折腾,几十年的小冰河期过来,全都得饿死。第三种便剩下剿策了,彻底清剿,一劳永逸。毫无疑问,这种方式代价最大,结果也最为难料,但却有一个无可比拟的压倒性优势——政治正确。必须打啊,不打就是不爱大明!谁反对?反对就是人人得以诛之的懦夫叛徒卖明贼!

那就只好打了。

战略性失误固然可怕,但如果战术得当,倒也有可能加以弥补。如果像熊廷弼主张的那样,集中举国之力对付羽翼刚成的女真,也不是没有丝毫胜算。可大明的官员们,不仅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术上同样轻视敌人。好吧,不止如此,他们连“自己人”都视如草芥。一开始是在辽东湾东侧,以毛文龙东江军为代表的军事力量刚刚打开局面,就被各种羁縻使绊子,别说武器铠甲,连吃饱饭都是奢望。不过毛大帅很有一股子野蜂的劲头:蜇不死你我烦死你,偷袭、投毒、绑票、放火、杀巡逻队……把后金恨得牙根儿痒痒的,偏偏还没有办法——毛大帅讨饭出身,那鼻子可不是一般的灵,每一次都能在后金大队人马赶来之前撒腿跑路,甚至好几次,后卫部队就是在后金前锋甲骑的眼皮子底下砍断浮桥或放火阻路,然后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

严格来说,前朝帝师孙承宗跟东林清流关系非常密切,但本身作风却比较务实。他对毛文龙的评价是“制奴虽不足,牵奴则有余”,作为一种妥协,他实行的政策便是趁后金跟毛文龙较劲儿的空当一路筑城,步步为营。

不过毛文龙再能折腾,奈何手里的本钱实在太过有限,这些年下来,辽东大部已在女真的控制下,只能偶尔蹦出来打打酱油,骚扰的规模和对后金的伤害则越来越小了。

皇太极知道,要打疼明国,报正红旗的一箭之仇还是要在辽西做文章:丐帮的毛帮主不仅滑得泥鳅一样难抓,就算抓到又能怎样?弄死他,大明国不仅不会掉一滴眼泪,明天隔海的登莱方向一准儿地会再来一艘破船送过来几只新马蜂……这日子啥时候能熬出头啊!

色勒去抢辽西,其实也是这个原因。辽东实在太穷了,每年冬天,东江军自己都会饿死几千上万人,抢劫犯去打叫花子,百分百是亏老本!没想到,最后还是失算了——新朝新气象,辽西的家伙们也开始挨饿了。偏偏又凭空蹦出来一个吴月先,皇太极不由感慨万分:“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不过再怎么说,这仗也必须打,而且要大打,打赢,才能稳住好不容易取得的心理和局部优势。

就是这次,大帅府“喂马的杂役”蒋元标再立新功,救了吴大帅的性命。

*古人也用“我”字,一般是上对下,或者特别亲密的关系,比如吴三桂冲阵救父时就是高喊:“爹爹随我来!”但对同僚、地位相当的朋友等一般不用,尤其与地位高者交谈时要避免。当然,针对那些文化程度太低的人,有时也不能太过苛求。

*您别笑,天子一张嘴赏银千两五千两什么的都是影视剧胡扯。在真实的历史上,祖大寿为宁远大捷立下汗马功劳获升副将,得到的皇赏是十五两。在圣天子的观念里(不管他自己是不是真信哈——扯远一点,我认为其实皇帝心里也门儿清:每次查处贪官动辄抄家就是几十上百万两,按每石折银一两算,他难道会相信一二品大员就靠每年折银七八百两的工资养活全家?),官员们都该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纤毫不染,大明的低工资是全球之冠,二三十两已经算巨额奖金啦。

*这是皇太极的原话。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和胸怀确实远同期的任何人:几乎就是凭一己之力,吴三桂打下来清初的半个版图。

dengbidmap>shuyueepzap>xsoo7zhuikerea23z

热门小说推荐
原神:家姐雷电影

原神:家姐雷电影

作品简介关于原神家姐雷电影一心净土当中,雷电影和雷电朔对峙。影冷冷的看着朔,开口询问朔,为何违逆我?雷电朔正气凛然为了纠正你的永恒!为了拯救我的臣民!为了改变稻妻如今的局势!雷电影稍微沉默了一下说人话!哦,其实也没别的原因,就是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我不是太子,算是太弟。但我这个太弟一熬就熬了两千多年!这不行!雷电影明白了,点点头好吧,此战成王败寇,如果你赢了,不管是雷神之位还是我,都可以。但是...

全球兽变:只有我知道兽变法则

全球兽变:只有我知道兽变法则

别的主角不是吃龙肉就是老虎肉,而秦守却想当个组合怪。比如吃下恐龙和狼,说不定就能变成恐龙扛狼大杀四方!吃下马和鲨鱼,有可能变成马鲨拉蒂水6两栖到处走!只因全民兽变,所有人都将变成白天时吃下的动物,并获得该动物与生俱来的天赋能力。上一世异变当天秦守连吃两顿黄焖鸡,然后兽变成了弱鸡男,没多久便惨死在弱肉强食的兽潮末世中。如今重生,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疯狂薅网贷,提前网罗各种天赋能力强大的动物食材,从此立于世界之巅,成为兽变之王!...

穿越后儿子科举她写话本

穿越后儿子科举她写话本

简介关于穿越后儿子科举她写话本(无系统,无金手指,无极品,无cp。)李遇很厉害。小时候留守生活使她更渴望家,更渴望过上财富自由的生活。后来她凭自己努力写小说终于有了自己的小房子,小车子。李鱼很倒霉。小时候失去亲人成为孤儿的她,长大后嫁给了村里林家二小子,眼看日子过得去了。却在23岁的时候守了寡,自己一个人拉扯大四个孩子。好不容易孩子大了,她被磕到了头,人给磕没了。当李遇成了李鱼又当了奶奶该怎么办呢?她不是轻易认输的人,所以她写话本,帮助支持儿子做生意考科举,教女儿手艺。(无cp,家长里短,慢节奏。)一句话,就是成为古代的话本大神...

师姐会法术,师弟我扛不住啊

师姐会法术,师弟我扛不住啊

简介关于师姐会法术,师弟我扛不住啊我叫毛拾,从小被腹黑师傅收养,因为不小心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被师傅赶下了山,还别说都市里面的美女真多,结果我惨了,被美女完虐了。我是天师,不能碰女色啊!...

小生意

小生意

一把小锁,一桩小生意。小生意...

直播算命太火,全球大佬请我出山

直播算命太火,全球大佬请我出山

为了找爹妈,留守儿童红梳带着一群孤儿开启了算命直播的生涯。没想到,直播竟然还能攒功德修仙?红梳乐了,开卷!于是,直播间某水友大师,你能不能算算我老公在哪儿?红梳你老公啊他被核废水搞变异啦!直播间某水友大师,我弟娶不到媳妇儿咋办?红梳你弟上个厕所都让你妈帮忙扶着,要不你问问村里的老太太愿意嫁不?直播间某水友大师,我弟勤快,你看看他啥时候娶媳妇?红梳媳妇儿没有,纸箱子里还未成型的胎儿倒是有一个。后来。直播间众人嗷嗷叫大师,救命啊,要死人了!!!红梳淡定,不就是鬼怪暴乱吗?看我一拖鞋给它送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