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四章 廷推(第1页)

八月二十二,寅时三刻。天色刚刚微微泛明,一轮朝阳自云朵当中刚刚露出小小的一片,百姓们还在睡梦当中,朝廷的文武大臣,却都已经各自起身,早早地来到了午门外等候。今天,是土木军报传到京师之后的第一次朝会,而且是大朝会。在京的文武官员,七品以上者无论掌事官,还是待选官,抑或是勋贵外戚,皆可列席。此等重要场合,无论朝臣们怀着怎样的心思,都丝毫不敢怠慢。距离朝会还有足足一刻钟的时间,但是午门外的广场上,密密麻麻上百位官员,文武分列,已经站满了整个广场。因着皇帝不在京师,举行朝会的三大殿皆不得启用,礼部商议之后,决定直接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举行朝会。卯时的钟声沉沉响起,随着太阳缓缓升起,清晨的阳光洒在宫城的城门上,封闭许久的宫城大门,缓缓打开。一队浩浩荡荡的仪仗,自宫城左边的侧门而出,打头的是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校尉和身着宦官服饰的内臣。鼓乐声起,群臣各归其位。不多时,尚宝司已经在广场正前方,布置了一席简易的桌案,郕王朱祁钰端坐案前,他的身后,左边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右边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与此同时,有眼尖的大臣,隔着远远地瞧见,在郕王身后,被浩浩荡荡的随侍宫女内宦遮蔽着的左侧门中,不知何时竖起了一道屏风“升朝!”随着礼官中正响亮的声音响起,群臣齐齐下拜。“参见郕王!”待群臣行礼过后,朱祁钰起身开口道:“国家多难,上干天咎,皇兄奉天讨贼,不意被贼所留,本王奉圣母皇太后懿旨,总摄大政,统御百官,尔等当尽心竭力,护我京师,力保江山,鞠躬尽瘁!”群臣再拜,山呼道:“臣等誓死卫我大明!”朱祁钰微微颔,道:“今日召开朝会,第一件朝务,是廷推六部尚书及五军都督府都督京营提督大臣。”说着,朱祁钰停了停,开口叫道:“吏部尚书何在?”王直大步上前,拱手道:“臣在。”朱祁钰道:“此番廷推六部尚书,由尔代本王主持!”王直拱手领命,转过身对群臣道。“今日廷推六部尚书共二人。”“其一,户部尚书候选者三人,户部侍郎沈翼,工部侍郎周忱,左副都御使王曜。”“其二,兵部尚书候选者三人,兵部侍郎于谦,刑部侍郎江渊,大理寺卿俞士悦。”“以下为六人履历”有明一代,廷议是决定朝廷国政最常用一种方式,也是最正式的方式,一般来说,廷议所涉及的事务,都是国政大事,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不过今上登基之后,因其幼弱,渐渐变为由和负责廷议事项的六部尚书代为主持,并逐渐形成定制。廷推作为廷议的一种,是有明一代,最正式也最权威的选拔重臣的渠道,因官员铨选由吏部执掌,故而一般由吏部尚书代为主持。因为廷推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所以无论是程序还是人员,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先是参与廷推的官职,一般来说,如果是京官,则七卿以下,三品侍郎以上的官职才有资格经由廷推任命,外官则仅有巡抚,总督两种官职可以参与廷推任命。其次是廷推的程序,吏部会提前拟定三到七人的备选名单,然后由吏部尚书代皇帝主持,由朝廷在京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逐一投票,现场公布结果。正常来说,六部尚书级别的大臣,要么由皇帝下旨特简,要么由九卿会推,鲜少有经过廷推产生的。所谓会推,实际上是一种小范围的廷推,有明一代,将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及通政使九位重臣,合称九卿。在内阁权压百官之前,九卿便是文官当中的顶级大佬,会推便是由这九个人,共同进行推举,算是小型的廷推,也是六部尚书的主要产生途径。但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随着土木之役大败,六部当中的户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加上通政司通政使,九卿一下死了三个。除此之外,刑部尚书金濂和工部尚书石璞,皆在外地随军平叛。九卿当中又五个都无法参加,会推自然无法举行,因此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廷推。这么一会工夫,王直已经读完了几个候选大臣的履历。随即,在礼官的指挥下,在京所有三品以上的文臣,依次上前,将自己的意见投入早就准备好的箱中。过程漫长而无聊朱祁钰就这么看着,心中却不由得叹了口气。见微而知著,从这场廷推便能看出,勋戚的势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要知道,作为朝廷最正式的任命程序,廷推的权威度无可置疑。但是这些年来,由于五军都督府的掌事官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廷推已经渐渐成为了文臣的专用程序。不知从何时起,廷推已经有了心照不宣的规矩,廷推武臣,则由在京三品以上所有的文武百官参与推选,但是若是廷推文臣,则只需要三品以上的文臣参与推选即可。会推亦是如此,若是会推五军都督府都督,则由五军都督府实职都督及都督同知,会同九卿推选,但是若是会推七卿,则只需九卿参与即可。到了明后期,则更加离谱,甚至就连廷推高级武臣,也没有勋戚们参与的份。从根上起,让勋戚武臣就受制于文臣,如此下去,怎么可能不被一步步打压?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最后一名文臣入列,王直开始唱票。按照廷推的规矩,候选者应该有三到七人,然后推举出两到三人,由皇帝选定最后的人选。但是这次情况特殊,一是大臣们死的太多,一时之间难以找到这么多资历威望都足够的候选人,二是结果大家心中早已有数,不过走个程序,故而王直只报了票数最高者。“此次廷推,兵部尚书得票最高者,兵部侍郎于谦,户部尚书得票最高者,户部侍郎沈翼,恭请王爷决断。”朱祁钰点了点头,命人从王直的手中,接过票数的结果,用朱笔在上头写了个准字,道。“以廷推群臣之意,擢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掌兵部一应事务,擢户部侍郎沈翼为户部尚书,掌户部一应事务,二人接令!”于谦和沈翼二人出列,叩道。“臣等二人谢朝廷恩典。”虽然今日结束之后,吏部才会重新拟定调令,铸造官印,启动正式的任命程序,但是那都是程序上的东西。经过了群臣廷推和郕王核准的于谦和沈翼二人,现在已经可以被称为六部尚书,正式踏入九卿的行列了。随即,王直和沈翼二人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于谦却仍站在原地。按照之前议定的程序,接下来应该举行的,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此乃兵部执掌,所以他也就没有回列,而是等着朱祁钰开口。不过没等到朱祁钰开口命他主持廷推,却反而等来了一个不之客。只见武臣序列当中走出一人,手里捧着一本奏疏,上前道。“臣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丰城侯李贤有本上奏。”

八月二十二,寅时三刻。天色刚刚微微泛明,一轮朝阳自云朵当中刚刚露出小小的一片,百姓们还在睡梦当中,朝廷的文武大臣,却都已经各自起身,早早地来到了午门外等候。今天,是土木军报传到京师之后的第一次朝会,而且是大朝会。在京的文武官员,七品以上者无论掌事官,还是待选官,抑或是勋贵外戚,皆可列席。此等重要场合,无论朝臣们怀着怎样的心思,都丝毫不敢怠慢。距离朝会还有足足一刻钟的时间,但是午门外的广场上,密密麻麻上百位官员,文武分列,已经站满了整个广场。因着皇帝不在京师,举行朝会的三大殿皆不得启用,礼部商议之后,决定直接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举行朝会。卯时的钟声沉沉响起,随着太阳缓缓升起,清晨的阳光洒在宫城的城门上,封闭许久的宫城大门,缓缓打开。一队浩浩荡荡的仪仗,自宫城左边的侧门而出,打头的是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校尉和身着宦官服饰的内臣。鼓乐声起,群臣各归其位。不多时,尚宝司已经在广场正前方,布置了一席简易的桌案,郕王朱祁钰端坐案前,他的身后,左边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右边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与此同时,有眼尖的大臣,隔着远远地瞧见,在郕王身后,被浩浩荡荡的随侍宫女内宦遮蔽着的左侧门中,不知何时竖起了一道屏风“升朝!”随着礼官中正响亮的声音响起,群臣齐齐下拜。“参见郕王!”待群臣行礼过后,朱祁钰起身开口道:“国家多难,上干天咎,皇兄奉天讨贼,不意被贼所留,本王奉圣母皇太后懿旨,总摄大政,统御百官,尔等当尽心竭力,护我京师,力保江山,鞠躬尽瘁!”群臣再拜,山呼道:“臣等誓死卫我大明!”朱祁钰微微颔,道:“今日召开朝会,第一件朝务,是廷推六部尚书及五军都督府都督京营提督大臣。”说着,朱祁钰停了停,开口叫道:“吏部尚书何在?”王直大步上前,拱手道:“臣在。”朱祁钰道:“此番廷推六部尚书,由尔代本王主持!”王直拱手领命,转过身对群臣道。“今日廷推六部尚书共二人。”“其一,户部尚书候选者三人,户部侍郎沈翼,工部侍郎周忱,左副都御使王曜。”“其二,兵部尚书候选者三人,兵部侍郎于谦,刑部侍郎江渊,大理寺卿俞士悦。”“以下为六人履历”有明一代,廷议是决定朝廷国政最常用一种方式,也是最正式的方式,一般来说,廷议所涉及的事务,都是国政大事,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不过今上登基之后,因其幼弱,渐渐变为由和负责廷议事项的六部尚书代为主持,并逐渐形成定制。廷推作为廷议的一种,是有明一代,最正式也最权威的选拔重臣的渠道,因官员铨选由吏部执掌,故而一般由吏部尚书代为主持。因为廷推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所以无论是程序还是人员,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先是参与廷推的官职,一般来说,如果是京官,则七卿以下,三品侍郎以上的官职才有资格经由廷推任命,外官则仅有巡抚,总督两种官职可以参与廷推任命。其次是廷推的程序,吏部会提前拟定三到七人的备选名单,然后由吏部尚书代皇帝主持,由朝廷在京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逐一投票,现场公布结果。正常来说,六部尚书级别的大臣,要么由皇帝下旨特简,要么由九卿会推,鲜少有经过廷推产生的。所谓会推,实际上是一种小范围的廷推,有明一代,将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及通政使九位重臣,合称九卿。在内阁权压百官之前,九卿便是文官当中的顶级大佬,会推便是由这九个人,共同进行推举,算是小型的廷推,也是六部尚书的主要产生途径。但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随着土木之役大败,六部当中的户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加上通政司通政使,九卿一下死了三个。除此之外,刑部尚书金濂和工部尚书石璞,皆在外地随军平叛。九卿当中又五个都无法参加,会推自然无法举行,因此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廷推。这么一会工夫,王直已经读完了几个候选大臣的履历。随即,在礼官的指挥下,在京所有三品以上的文臣,依次上前,将自己的意见投入早就准备好的箱中。过程漫长而无聊朱祁钰就这么看着,心中却不由得叹了口气。见微而知著,从这场廷推便能看出,勋戚的势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要知道,作为朝廷最正式的任命程序,廷推的权威度无可置疑。但是这些年来,由于五军都督府的掌事官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廷推已经渐渐成为了文臣的专用程序。不知从何时起,廷推已经有了心照不宣的规矩,廷推武臣,则由在京三品以上所有的文武百官参与推选,但是若是廷推文臣,则只需要三品以上的文臣参与推选即可。会推亦是如此,若是会推五军都督府都督,则由五军都督府实职都督及都督同知,会同九卿推选,但是若是会推七卿,则只需九卿参与即可。到了明后期,则更加离谱,甚至就连廷推高级武臣,也没有勋戚们参与的份。从根上起,让勋戚武臣就受制于文臣,如此下去,怎么可能不被一步步打压?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最后一名文臣入列,王直开始唱票。按照廷推的规矩,候选者应该有三到七人,然后推举出两到三人,由皇帝选定最后的人选。但是这次情况特殊,一是大臣们死的太多,一时之间难以找到这么多资历威望都足够的候选人,二是结果大家心中早已有数,不过走个程序,故而王直只报了票数最高者。“此次廷推,兵部尚书得票最高者,兵部侍郎于谦,户部尚书得票最高者,户部侍郎沈翼,恭请王爷决断。”朱祁钰点了点头,命人从王直的手中,接过票数的结果,用朱笔在上头写了个准字,道。“以廷推群臣之意,擢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掌兵部一应事务,擢户部侍郎沈翼为户部尚书,掌户部一应事务,二人接令!”于谦和沈翼二人出列,叩道。“臣等二人谢朝廷恩典。”虽然今日结束之后,吏部才会重新拟定调令,铸造官印,启动正式的任命程序,但是那都是程序上的东西。经过了群臣廷推和郕王核准的于谦和沈翼二人,现在已经可以被称为六部尚书,正式踏入九卿的行列了。随即,王直和沈翼二人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于谦却仍站在原地。按照之前议定的程序,接下来应该举行的,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此乃兵部执掌,所以他也就没有回列,而是等着朱祁钰开口。不过没等到朱祁钰开口命他主持廷推,却反而等来了一个不之客。只见武臣序列当中走出一人,手里捧着一本奏疏,上前道。“臣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丰城侯李贤有本上奏。”

八月二十二,寅时三刻。天色刚刚微微泛明,一轮朝阳自云朵当中刚刚露出小小的一片,百姓们还在睡梦当中,朝廷的文武大臣,却都已经各自起身,早早地来到了午门外等候。今天,是土木军报传到京师之后的第一次朝会,而且是大朝会。在京的文武官员,七品以上者无论掌事官,还是待选官,抑或是勋贵外戚,皆可列席。此等重要场合,无论朝臣们怀着怎样的心思,都丝毫不敢怠慢。距离朝会还有足足一刻钟的时间,但是午门外的广场上,密密麻麻上百位官员,文武分列,已经站满了整个广场。因着皇帝不在京师,举行朝会的三大殿皆不得启用,礼部商议之后,决定直接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举行朝会。卯时的钟声沉沉响起,随着太阳缓缓升起,清晨的阳光洒在宫城的城门上,封闭许久的宫城大门,缓缓打开。一队浩浩荡荡的仪仗,自宫城左边的侧门而出,打头的是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校尉和身着宦官服饰的内臣。鼓乐声起,群臣各归其位。不多时,尚宝司已经在广场正前方,布置了一席简易的桌案,郕王朱祁钰端坐案前,他的身后,左边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右边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与此同时,有眼尖的大臣,隔着远远地瞧见,在郕王身后,被浩浩荡荡的随侍宫女内宦遮蔽着的左侧门中,不知何时竖起了一道屏风“升朝!”随着礼官中正响亮的声音响起,群臣齐齐下拜。“参见郕王!”待群臣行礼过后,朱祁钰起身开口道:“国家多难,上干天咎,皇兄奉天讨贼,不意被贼所留,本王奉圣母皇太后懿旨,总摄大政,统御百官,尔等当尽心竭力,护我京师,力保江山,鞠躬尽瘁!”群臣再拜,山呼道:“臣等誓死卫我大明!”朱祁钰微微颔,道:“今日召开朝会,第一件朝务,是廷推六部尚书及五军都督府都督京营提督大臣。”说着,朱祁钰停了停,开口叫道:“吏部尚书何在?”王直大步上前,拱手道:“臣在。”朱祁钰道:“此番廷推六部尚书,由尔代本王主持!”王直拱手领命,转过身对群臣道。“今日廷推六部尚书共二人。”“其一,户部尚书候选者三人,户部侍郎沈翼,工部侍郎周忱,左副都御使王曜。”“其二,兵部尚书候选者三人,兵部侍郎于谦,刑部侍郎江渊,大理寺卿俞士悦。”“以下为六人履历”有明一代,廷议是决定朝廷国政最常用一种方式,也是最正式的方式,一般来说,廷议所涉及的事务,都是国政大事,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不过今上登基之后,因其幼弱,渐渐变为由和负责廷议事项的六部尚书代为主持,并逐渐形成定制。廷推作为廷议的一种,是有明一代,最正式也最权威的选拔重臣的渠道,因官员铨选由吏部执掌,故而一般由吏部尚书代为主持。因为廷推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所以无论是程序还是人员,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先是参与廷推的官职,一般来说,如果是京官,则七卿以下,三品侍郎以上的官职才有资格经由廷推任命,外官则仅有巡抚,总督两种官职可以参与廷推任命。其次是廷推的程序,吏部会提前拟定三到七人的备选名单,然后由吏部尚书代皇帝主持,由朝廷在京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逐一投票,现场公布结果。正常来说,六部尚书级别的大臣,要么由皇帝下旨特简,要么由九卿会推,鲜少有经过廷推产生的。所谓会推,实际上是一种小范围的廷推,有明一代,将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及通政使九位重臣,合称九卿。在内阁权压百官之前,九卿便是文官当中的顶级大佬,会推便是由这九个人,共同进行推举,算是小型的廷推,也是六部尚书的主要产生途径。但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随着土木之役大败,六部当中的户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加上通政司通政使,九卿一下死了三个。除此之外,刑部尚书金濂和工部尚书石璞,皆在外地随军平叛。九卿当中又五个都无法参加,会推自然无法举行,因此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廷推。这么一会工夫,王直已经读完了几个候选大臣的履历。随即,在礼官的指挥下,在京所有三品以上的文臣,依次上前,将自己的意见投入早就准备好的箱中。过程漫长而无聊朱祁钰就这么看着,心中却不由得叹了口气。见微而知著,从这场廷推便能看出,勋戚的势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要知道,作为朝廷最正式的任命程序,廷推的权威度无可置疑。但是这些年来,由于五军都督府的掌事官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廷推已经渐渐成为了文臣的专用程序。不知从何时起,廷推已经有了心照不宣的规矩,廷推武臣,则由在京三品以上所有的文武百官参与推选,但是若是廷推文臣,则只需要三品以上的文臣参与推选即可。会推亦是如此,若是会推五军都督府都督,则由五军都督府实职都督及都督同知,会同九卿推选,但是若是会推七卿,则只需九卿参与即可。到了明后期,则更加离谱,甚至就连廷推高级武臣,也没有勋戚们参与的份。从根上起,让勋戚武臣就受制于文臣,如此下去,怎么可能不被一步步打压?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最后一名文臣入列,王直开始唱票。按照廷推的规矩,候选者应该有三到七人,然后推举出两到三人,由皇帝选定最后的人选。但是这次情况特殊,一是大臣们死的太多,一时之间难以找到这么多资历威望都足够的候选人,二是结果大家心中早已有数,不过走个程序,故而王直只报了票数最高者。“此次廷推,兵部尚书得票最高者,兵部侍郎于谦,户部尚书得票最高者,户部侍郎沈翼,恭请王爷决断。”朱祁钰点了点头,命人从王直的手中,接过票数的结果,用朱笔在上头写了个准字,道。“以廷推群臣之意,擢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掌兵部一应事务,擢户部侍郎沈翼为户部尚书,掌户部一应事务,二人接令!”于谦和沈翼二人出列,叩道。“臣等二人谢朝廷恩典。”虽然今日结束之后,吏部才会重新拟定调令,铸造官印,启动正式的任命程序,但是那都是程序上的东西。经过了群臣廷推和郕王核准的于谦和沈翼二人,现在已经可以被称为六部尚书,正式踏入九卿的行列了。随即,王直和沈翼二人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于谦却仍站在原地。按照之前议定的程序,接下来应该举行的,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此乃兵部执掌,所以他也就没有回列,而是等着朱祁钰开口。不过没等到朱祁钰开口命他主持廷推,却反而等来了一个不之客。只见武臣序列当中走出一人,手里捧着一本奏疏,上前道。“臣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丰城侯李贤有本上奏。”

八月二十二,寅时三刻。天色刚刚微微泛明,一轮朝阳自云朵当中刚刚露出小小的一片,百姓们还在睡梦当中,朝廷的文武大臣,却都已经各自起身,早早地来到了午门外等候。今天,是土木军报传到京师之后的第一次朝会,而且是大朝会。在京的文武官员,七品以上者无论掌事官,还是待选官,抑或是勋贵外戚,皆可列席。此等重要场合,无论朝臣们怀着怎样的心思,都丝毫不敢怠慢。距离朝会还有足足一刻钟的时间,但是午门外的广场上,密密麻麻上百位官员,文武分列,已经站满了整个广场。因着皇帝不在京师,举行朝会的三大殿皆不得启用,礼部商议之后,决定直接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举行朝会。卯时的钟声沉沉响起,随着太阳缓缓升起,清晨的阳光洒在宫城的城门上,封闭许久的宫城大门,缓缓打开。一队浩浩荡荡的仪仗,自宫城左边的侧门而出,打头的是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校尉和身着宦官服饰的内臣。鼓乐声起,群臣各归其位。不多时,尚宝司已经在广场正前方,布置了一席简易的桌案,郕王朱祁钰端坐案前,他的身后,左边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右边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与此同时,有眼尖的大臣,隔着远远地瞧见,在郕王身后,被浩浩荡荡的随侍宫女内宦遮蔽着的左侧门中,不知何时竖起了一道屏风“升朝!”随着礼官中正响亮的声音响起,群臣齐齐下拜。“参见郕王!”待群臣行礼过后,朱祁钰起身开口道:“国家多难,上干天咎,皇兄奉天讨贼,不意被贼所留,本王奉圣母皇太后懿旨,总摄大政,统御百官,尔等当尽心竭力,护我京师,力保江山,鞠躬尽瘁!”群臣再拜,山呼道:“臣等誓死卫我大明!”朱祁钰微微颔,道:“今日召开朝会,第一件朝务,是廷推六部尚书及五军都督府都督京营提督大臣。”说着,朱祁钰停了停,开口叫道:“吏部尚书何在?”王直大步上前,拱手道:“臣在。”朱祁钰道:“此番廷推六部尚书,由尔代本王主持!”王直拱手领命,转过身对群臣道。“今日廷推六部尚书共二人。”“其一,户部尚书候选者三人,户部侍郎沈翼,工部侍郎周忱,左副都御使王曜。”“其二,兵部尚书候选者三人,兵部侍郎于谦,刑部侍郎江渊,大理寺卿俞士悦。”“以下为六人履历”有明一代,廷议是决定朝廷国政最常用一种方式,也是最正式的方式,一般来说,廷议所涉及的事务,都是国政大事,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不过今上登基之后,因其幼弱,渐渐变为由和负责廷议事项的六部尚书代为主持,并逐渐形成定制。廷推作为廷议的一种,是有明一代,最正式也最权威的选拔重臣的渠道,因官员铨选由吏部执掌,故而一般由吏部尚书代为主持。因为廷推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所以无论是程序还是人员,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先是参与廷推的官职,一般来说,如果是京官,则七卿以下,三品侍郎以上的官职才有资格经由廷推任命,外官则仅有巡抚,总督两种官职可以参与廷推任命。其次是廷推的程序,吏部会提前拟定三到七人的备选名单,然后由吏部尚书代皇帝主持,由朝廷在京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逐一投票,现场公布结果。正常来说,六部尚书级别的大臣,要么由皇帝下旨特简,要么由九卿会推,鲜少有经过廷推产生的。所谓会推,实际上是一种小范围的廷推,有明一代,将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及通政使九位重臣,合称九卿。在内阁权压百官之前,九卿便是文官当中的顶级大佬,会推便是由这九个人,共同进行推举,算是小型的廷推,也是六部尚书的主要产生途径。但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随着土木之役大败,六部当中的户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加上通政司通政使,九卿一下死了三个。除此之外,刑部尚书金濂和工部尚书石璞,皆在外地随军平叛。九卿当中又五个都无法参加,会推自然无法举行,因此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廷推。这么一会工夫,王直已经读完了几个候选大臣的履历。随即,在礼官的指挥下,在京所有三品以上的文臣,依次上前,将自己的意见投入早就准备好的箱中。过程漫长而无聊朱祁钰就这么看着,心中却不由得叹了口气。见微而知著,从这场廷推便能看出,勋戚的势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要知道,作为朝廷最正式的任命程序,廷推的权威度无可置疑。但是这些年来,由于五军都督府的掌事官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廷推已经渐渐成为了文臣的专用程序。不知从何时起,廷推已经有了心照不宣的规矩,廷推武臣,则由在京三品以上所有的文武百官参与推选,但是若是廷推文臣,则只需要三品以上的文臣参与推选即可。会推亦是如此,若是会推五军都督府都督,则由五军都督府实职都督及都督同知,会同九卿推选,但是若是会推七卿,则只需九卿参与即可。到了明后期,则更加离谱,甚至就连廷推高级武臣,也没有勋戚们参与的份。从根上起,让勋戚武臣就受制于文臣,如此下去,怎么可能不被一步步打压?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最后一名文臣入列,王直开始唱票。按照廷推的规矩,候选者应该有三到七人,然后推举出两到三人,由皇帝选定最后的人选。但是这次情况特殊,一是大臣们死的太多,一时之间难以找到这么多资历威望都足够的候选人,二是结果大家心中早已有数,不过走个程序,故而王直只报了票数最高者。“此次廷推,兵部尚书得票最高者,兵部侍郎于谦,户部尚书得票最高者,户部侍郎沈翼,恭请王爷决断。”朱祁钰点了点头,命人从王直的手中,接过票数的结果,用朱笔在上头写了个准字,道。“以廷推群臣之意,擢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掌兵部一应事务,擢户部侍郎沈翼为户部尚书,掌户部一应事务,二人接令!”于谦和沈翼二人出列,叩道。“臣等二人谢朝廷恩典。”虽然今日结束之后,吏部才会重新拟定调令,铸造官印,启动正式的任命程序,但是那都是程序上的东西。经过了群臣廷推和郕王核准的于谦和沈翼二人,现在已经可以被称为六部尚书,正式踏入九卿的行列了。随即,王直和沈翼二人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于谦却仍站在原地。按照之前议定的程序,接下来应该举行的,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此乃兵部执掌,所以他也就没有回列,而是等着朱祁钰开口。不过没等到朱祁钰开口命他主持廷推,却反而等来了一个不之客。只见武臣序列当中走出一人,手里捧着一本奏疏,上前道。“臣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丰城侯李贤有本上奏。”

八月二十二,寅时三刻。天色刚刚微微泛明,一轮朝阳自云朵当中刚刚露出小小的一片,百姓们还在睡梦当中,朝廷的文武大臣,却都已经各自起身,早早地来到了午门外等候。今天,是土木军报传到京师之后的第一次朝会,而且是大朝会。在京的文武官员,七品以上者无论掌事官,还是待选官,抑或是勋贵外戚,皆可列席。此等重要场合,无论朝臣们怀着怎样的心思,都丝毫不敢怠慢。距离朝会还有足足一刻钟的时间,但是午门外的广场上,密密麻麻上百位官员,文武分列,已经站满了整个广场。因着皇帝不在京师,举行朝会的三大殿皆不得启用,礼部商议之后,决定直接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举行朝会。卯时的钟声沉沉响起,随着太阳缓缓升起,清晨的阳光洒在宫城的城门上,封闭许久的宫城大门,缓缓打开。一队浩浩荡荡的仪仗,自宫城左边的侧门而出,打头的是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校尉和身着宦官服饰的内臣。鼓乐声起,群臣各归其位。不多时,尚宝司已经在广场正前方,布置了一席简易的桌案,郕王朱祁钰端坐案前,他的身后,左边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右边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与此同时,有眼尖的大臣,隔着远远地瞧见,在郕王身后,被浩浩荡荡的随侍宫女内宦遮蔽着的左侧门中,不知何时竖起了一道屏风“升朝!”随着礼官中正响亮的声音响起,群臣齐齐下拜。“参见郕王!”待群臣行礼过后,朱祁钰起身开口道:“国家多难,上干天咎,皇兄奉天讨贼,不意被贼所留,本王奉圣母皇太后懿旨,总摄大政,统御百官,尔等当尽心竭力,护我京师,力保江山,鞠躬尽瘁!”群臣再拜,山呼道:“臣等誓死卫我大明!”朱祁钰微微颔,道:“今日召开朝会,第一件朝务,是廷推六部尚书及五军都督府都督京营提督大臣。”说着,朱祁钰停了停,开口叫道:“吏部尚书何在?”王直大步上前,拱手道:“臣在。”朱祁钰道:“此番廷推六部尚书,由尔代本王主持!”王直拱手领命,转过身对群臣道。“今日廷推六部尚书共二人。”“其一,户部尚书候选者三人,户部侍郎沈翼,工部侍郎周忱,左副都御使王曜。”“其二,兵部尚书候选者三人,兵部侍郎于谦,刑部侍郎江渊,大理寺卿俞士悦。”“以下为六人履历”有明一代,廷议是决定朝廷国政最常用一种方式,也是最正式的方式,一般来说,廷议所涉及的事务,都是国政大事,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不过今上登基之后,因其幼弱,渐渐变为由和负责廷议事项的六部尚书代为主持,并逐渐形成定制。廷推作为廷议的一种,是有明一代,最正式也最权威的选拔重臣的渠道,因官员铨选由吏部执掌,故而一般由吏部尚书代为主持。因为廷推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所以无论是程序还是人员,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先是参与廷推的官职,一般来说,如果是京官,则七卿以下,三品侍郎以上的官职才有资格经由廷推任命,外官则仅有巡抚,总督两种官职可以参与廷推任命。其次是廷推的程序,吏部会提前拟定三到七人的备选名单,然后由吏部尚书代皇帝主持,由朝廷在京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逐一投票,现场公布结果。正常来说,六部尚书级别的大臣,要么由皇帝下旨特简,要么由九卿会推,鲜少有经过廷推产生的。所谓会推,实际上是一种小范围的廷推,有明一代,将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及通政使九位重臣,合称九卿。在内阁权压百官之前,九卿便是文官当中的顶级大佬,会推便是由这九个人,共同进行推举,算是小型的廷推,也是六部尚书的主要产生途径。但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随着土木之役大败,六部当中的户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加上通政司通政使,九卿一下死了三个。除此之外,刑部尚书金濂和工部尚书石璞,皆在外地随军平叛。九卿当中又五个都无法参加,会推自然无法举行,因此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廷推。这么一会工夫,王直已经读完了几个候选大臣的履历。随即,在礼官的指挥下,在京所有三品以上的文臣,依次上前,将自己的意见投入早就准备好的箱中。过程漫长而无聊朱祁钰就这么看着,心中却不由得叹了口气。见微而知著,从这场廷推便能看出,勋戚的势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要知道,作为朝廷最正式的任命程序,廷推的权威度无可置疑。但是这些年来,由于五军都督府的掌事官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廷推已经渐渐成为了文臣的专用程序。不知从何时起,廷推已经有了心照不宣的规矩,廷推武臣,则由在京三品以上所有的文武百官参与推选,但是若是廷推文臣,则只需要三品以上的文臣参与推选即可。会推亦是如此,若是会推五军都督府都督,则由五军都督府实职都督及都督同知,会同九卿推选,但是若是会推七卿,则只需九卿参与即可。到了明后期,则更加离谱,甚至就连廷推高级武臣,也没有勋戚们参与的份。从根上起,让勋戚武臣就受制于文臣,如此下去,怎么可能不被一步步打压?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最后一名文臣入列,王直开始唱票。按照廷推的规矩,候选者应该有三到七人,然后推举出两到三人,由皇帝选定最后的人选。但是这次情况特殊,一是大臣们死的太多,一时之间难以找到这么多资历威望都足够的候选人,二是结果大家心中早已有数,不过走个程序,故而王直只报了票数最高者。“此次廷推,兵部尚书得票最高者,兵部侍郎于谦,户部尚书得票最高者,户部侍郎沈翼,恭请王爷决断。”朱祁钰点了点头,命人从王直的手中,接过票数的结果,用朱笔在上头写了个准字,道。“以廷推群臣之意,擢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掌兵部一应事务,擢户部侍郎沈翼为户部尚书,掌户部一应事务,二人接令!”于谦和沈翼二人出列,叩道。“臣等二人谢朝廷恩典。”虽然今日结束之后,吏部才会重新拟定调令,铸造官印,启动正式的任命程序,但是那都是程序上的东西。经过了群臣廷推和郕王核准的于谦和沈翼二人,现在已经可以被称为六部尚书,正式踏入九卿的行列了。随即,王直和沈翼二人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于谦却仍站在原地。按照之前议定的程序,接下来应该举行的,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此乃兵部执掌,所以他也就没有回列,而是等着朱祁钰开口。不过没等到朱祁钰开口命他主持廷推,却反而等来了一个不之客。只见武臣序列当中走出一人,手里捧着一本奏疏,上前道。“臣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丰城侯李贤有本上奏。”

八月二十二,寅时三刻。天色刚刚微微泛明,一轮朝阳自云朵当中刚刚露出小小的一片,百姓们还在睡梦当中,朝廷的文武大臣,却都已经各自起身,早早地来到了午门外等候。今天,是土木军报传到京师之后的第一次朝会,而且是大朝会。在京的文武官员,七品以上者无论掌事官,还是待选官,抑或是勋贵外戚,皆可列席。此等重要场合,无论朝臣们怀着怎样的心思,都丝毫不敢怠慢。距离朝会还有足足一刻钟的时间,但是午门外的广场上,密密麻麻上百位官员,文武分列,已经站满了整个广场。因着皇帝不在京师,举行朝会的三大殿皆不得启用,礼部商议之后,决定直接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举行朝会。卯时的钟声沉沉响起,随着太阳缓缓升起,清晨的阳光洒在宫城的城门上,封闭许久的宫城大门,缓缓打开。一队浩浩荡荡的仪仗,自宫城左边的侧门而出,打头的是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校尉和身着宦官服饰的内臣。鼓乐声起,群臣各归其位。不多时,尚宝司已经在广场正前方,布置了一席简易的桌案,郕王朱祁钰端坐案前,他的身后,左边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右边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与此同时,有眼尖的大臣,隔着远远地瞧见,在郕王身后,被浩浩荡荡的随侍宫女内宦遮蔽着的左侧门中,不知何时竖起了一道屏风“升朝!”随着礼官中正响亮的声音响起,群臣齐齐下拜。“参见郕王!”待群臣行礼过后,朱祁钰起身开口道:“国家多难,上干天咎,皇兄奉天讨贼,不意被贼所留,本王奉圣母皇太后懿旨,总摄大政,统御百官,尔等当尽心竭力,护我京师,力保江山,鞠躬尽瘁!”群臣再拜,山呼道:“臣等誓死卫我大明!”朱祁钰微微颔,道:“今日召开朝会,第一件朝务,是廷推六部尚书及五军都督府都督京营提督大臣。”说着,朱祁钰停了停,开口叫道:“吏部尚书何在?”王直大步上前,拱手道:“臣在。”朱祁钰道:“此番廷推六部尚书,由尔代本王主持!”王直拱手领命,转过身对群臣道。“今日廷推六部尚书共二人。”“其一,户部尚书候选者三人,户部侍郎沈翼,工部侍郎周忱,左副都御使王曜。”“其二,兵部尚书候选者三人,兵部侍郎于谦,刑部侍郎江渊,大理寺卿俞士悦。”“以下为六人履历”有明一代,廷议是决定朝廷国政最常用一种方式,也是最正式的方式,一般来说,廷议所涉及的事务,都是国政大事,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不过今上登基之后,因其幼弱,渐渐变为由和负责廷议事项的六部尚书代为主持,并逐渐形成定制。廷推作为廷议的一种,是有明一代,最正式也最权威的选拔重臣的渠道,因官员铨选由吏部执掌,故而一般由吏部尚书代为主持。因为廷推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所以无论是程序还是人员,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先是参与廷推的官职,一般来说,如果是京官,则七卿以下,三品侍郎以上的官职才有资格经由廷推任命,外官则仅有巡抚,总督两种官职可以参与廷推任命。其次是廷推的程序,吏部会提前拟定三到七人的备选名单,然后由吏部尚书代皇帝主持,由朝廷在京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逐一投票,现场公布结果。正常来说,六部尚书级别的大臣,要么由皇帝下旨特简,要么由九卿会推,鲜少有经过廷推产生的。所谓会推,实际上是一种小范围的廷推,有明一代,将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及通政使九位重臣,合称九卿。在内阁权压百官之前,九卿便是文官当中的顶级大佬,会推便是由这九个人,共同进行推举,算是小型的廷推,也是六部尚书的主要产生途径。但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随着土木之役大败,六部当中的户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加上通政司通政使,九卿一下死了三个。除此之外,刑部尚书金濂和工部尚书石璞,皆在外地随军平叛。九卿当中又五个都无法参加,会推自然无法举行,因此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廷推。这么一会工夫,王直已经读完了几个候选大臣的履历。随即,在礼官的指挥下,在京所有三品以上的文臣,依次上前,将自己的意见投入早就准备好的箱中。过程漫长而无聊朱祁钰就这么看着,心中却不由得叹了口气。见微而知著,从这场廷推便能看出,勋戚的势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要知道,作为朝廷最正式的任命程序,廷推的权威度无可置疑。但是这些年来,由于五军都督府的掌事官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廷推已经渐渐成为了文臣的专用程序。不知从何时起,廷推已经有了心照不宣的规矩,廷推武臣,则由在京三品以上所有的文武百官参与推选,但是若是廷推文臣,则只需要三品以上的文臣参与推选即可。会推亦是如此,若是会推五军都督府都督,则由五军都督府实职都督及都督同知,会同九卿推选,但是若是会推七卿,则只需九卿参与即可。到了明后期,则更加离谱,甚至就连廷推高级武臣,也没有勋戚们参与的份。从根上起,让勋戚武臣就受制于文臣,如此下去,怎么可能不被一步步打压?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最后一名文臣入列,王直开始唱票。按照廷推的规矩,候选者应该有三到七人,然后推举出两到三人,由皇帝选定最后的人选。但是这次情况特殊,一是大臣们死的太多,一时之间难以找到这么多资历威望都足够的候选人,二是结果大家心中早已有数,不过走个程序,故而王直只报了票数最高者。“此次廷推,兵部尚书得票最高者,兵部侍郎于谦,户部尚书得票最高者,户部侍郎沈翼,恭请王爷决断。”朱祁钰点了点头,命人从王直的手中,接过票数的结果,用朱笔在上头写了个准字,道。“以廷推群臣之意,擢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掌兵部一应事务,擢户部侍郎沈翼为户部尚书,掌户部一应事务,二人接令!”于谦和沈翼二人出列,叩道。“臣等二人谢朝廷恩典。”虽然今日结束之后,吏部才会重新拟定调令,铸造官印,启动正式的任命程序,但是那都是程序上的东西。经过了群臣廷推和郕王核准的于谦和沈翼二人,现在已经可以被称为六部尚书,正式踏入九卿的行列了。随即,王直和沈翼二人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于谦却仍站在原地。按照之前议定的程序,接下来应该举行的,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此乃兵部执掌,所以他也就没有回列,而是等着朱祁钰开口。不过没等到朱祁钰开口命他主持廷推,却反而等来了一个不之客。只见武臣序列当中走出一人,手里捧着一本奏疏,上前道。“臣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丰城侯李贤有本上奏。”

八月二十二,寅时三刻。天色刚刚微微泛明,一轮朝阳自云朵当中刚刚露出小小的一片,百姓们还在睡梦当中,朝廷的文武大臣,却都已经各自起身,早早地来到了午门外等候。今天,是土木军报传到京师之后的第一次朝会,而且是大朝会。在京的文武官员,七品以上者无论掌事官,还是待选官,抑或是勋贵外戚,皆可列席。此等重要场合,无论朝臣们怀着怎样的心思,都丝毫不敢怠慢。距离朝会还有足足一刻钟的时间,但是午门外的广场上,密密麻麻上百位官员,文武分列,已经站满了整个广场。因着皇帝不在京师,举行朝会的三大殿皆不得启用,礼部商议之后,决定直接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举行朝会。卯时的钟声沉沉响起,随着太阳缓缓升起,清晨的阳光洒在宫城的城门上,封闭许久的宫城大门,缓缓打开。一队浩浩荡荡的仪仗,自宫城左边的侧门而出,打头的是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校尉和身着宦官服饰的内臣。鼓乐声起,群臣各归其位。不多时,尚宝司已经在广场正前方,布置了一席简易的桌案,郕王朱祁钰端坐案前,他的身后,左边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右边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与此同时,有眼尖的大臣,隔着远远地瞧见,在郕王身后,被浩浩荡荡的随侍宫女内宦遮蔽着的左侧门中,不知何时竖起了一道屏风“升朝!”随着礼官中正响亮的声音响起,群臣齐齐下拜。“参见郕王!”待群臣行礼过后,朱祁钰起身开口道:“国家多难,上干天咎,皇兄奉天讨贼,不意被贼所留,本王奉圣母皇太后懿旨,总摄大政,统御百官,尔等当尽心竭力,护我京师,力保江山,鞠躬尽瘁!”群臣再拜,山呼道:“臣等誓死卫我大明!”朱祁钰微微颔,道:“今日召开朝会,第一件朝务,是廷推六部尚书及五军都督府都督京营提督大臣。”说着,朱祁钰停了停,开口叫道:“吏部尚书何在?”王直大步上前,拱手道:“臣在。”朱祁钰道:“此番廷推六部尚书,由尔代本王主持!”王直拱手领命,转过身对群臣道。“今日廷推六部尚书共二人。”“其一,户部尚书候选者三人,户部侍郎沈翼,工部侍郎周忱,左副都御使王曜。”“其二,兵部尚书候选者三人,兵部侍郎于谦,刑部侍郎江渊,大理寺卿俞士悦。”“以下为六人履历”有明一代,廷议是决定朝廷国政最常用一种方式,也是最正式的方式,一般来说,廷议所涉及的事务,都是国政大事,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不过今上登基之后,因其幼弱,渐渐变为由和负责廷议事项的六部尚书代为主持,并逐渐形成定制。廷推作为廷议的一种,是有明一代,最正式也最权威的选拔重臣的渠道,因官员铨选由吏部执掌,故而一般由吏部尚书代为主持。因为廷推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所以无论是程序还是人员,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先是参与廷推的官职,一般来说,如果是京官,则七卿以下,三品侍郎以上的官职才有资格经由廷推任命,外官则仅有巡抚,总督两种官职可以参与廷推任命。其次是廷推的程序,吏部会提前拟定三到七人的备选名单,然后由吏部尚书代皇帝主持,由朝廷在京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逐一投票,现场公布结果。正常来说,六部尚书级别的大臣,要么由皇帝下旨特简,要么由九卿会推,鲜少有经过廷推产生的。所谓会推,实际上是一种小范围的廷推,有明一代,将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及通政使九位重臣,合称九卿。在内阁权压百官之前,九卿便是文官当中的顶级大佬,会推便是由这九个人,共同进行推举,算是小型的廷推,也是六部尚书的主要产生途径。但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随着土木之役大败,六部当中的户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加上通政司通政使,九卿一下死了三个。除此之外,刑部尚书金濂和工部尚书石璞,皆在外地随军平叛。九卿当中又五个都无法参加,会推自然无法举行,因此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廷推。这么一会工夫,王直已经读完了几个候选大臣的履历。随即,在礼官的指挥下,在京所有三品以上的文臣,依次上前,将自己的意见投入早就准备好的箱中。过程漫长而无聊朱祁钰就这么看着,心中却不由得叹了口气。见微而知著,从这场廷推便能看出,勋戚的势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要知道,作为朝廷最正式的任命程序,廷推的权威度无可置疑。但是这些年来,由于五军都督府的掌事官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廷推已经渐渐成为了文臣的专用程序。不知从何时起,廷推已经有了心照不宣的规矩,廷推武臣,则由在京三品以上所有的文武百官参与推选,但是若是廷推文臣,则只需要三品以上的文臣参与推选即可。会推亦是如此,若是会推五军都督府都督,则由五军都督府实职都督及都督同知,会同九卿推选,但是若是会推七卿,则只需九卿参与即可。到了明后期,则更加离谱,甚至就连廷推高级武臣,也没有勋戚们参与的份。从根上起,让勋戚武臣就受制于文臣,如此下去,怎么可能不被一步步打压?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最后一名文臣入列,王直开始唱票。按照廷推的规矩,候选者应该有三到七人,然后推举出两到三人,由皇帝选定最后的人选。但是这次情况特殊,一是大臣们死的太多,一时之间难以找到这么多资历威望都足够的候选人,二是结果大家心中早已有数,不过走个程序,故而王直只报了票数最高者。“此次廷推,兵部尚书得票最高者,兵部侍郎于谦,户部尚书得票最高者,户部侍郎沈翼,恭请王爷决断。”朱祁钰点了点头,命人从王直的手中,接过票数的结果,用朱笔在上头写了个准字,道。“以廷推群臣之意,擢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掌兵部一应事务,擢户部侍郎沈翼为户部尚书,掌户部一应事务,二人接令!”于谦和沈翼二人出列,叩道。“臣等二人谢朝廷恩典。”虽然今日结束之后,吏部才会重新拟定调令,铸造官印,启动正式的任命程序,但是那都是程序上的东西。经过了群臣廷推和郕王核准的于谦和沈翼二人,现在已经可以被称为六部尚书,正式踏入九卿的行列了。随即,王直和沈翼二人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于谦却仍站在原地。按照之前议定的程序,接下来应该举行的,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此乃兵部执掌,所以他也就没有回列,而是等着朱祁钰开口。不过没等到朱祁钰开口命他主持廷推,却反而等来了一个不之客。只见武臣序列当中走出一人,手里捧着一本奏疏,上前道。“臣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丰城侯李贤有本上奏。”

八月二十二,寅时三刻。天色刚刚微微泛明,一轮朝阳自云朵当中刚刚露出小小的一片,百姓们还在睡梦当中,朝廷的文武大臣,却都已经各自起身,早早地来到了午门外等候。今天,是土木军报传到京师之后的第一次朝会,而且是大朝会。在京的文武官员,七品以上者无论掌事官,还是待选官,抑或是勋贵外戚,皆可列席。此等重要场合,无论朝臣们怀着怎样的心思,都丝毫不敢怠慢。距离朝会还有足足一刻钟的时间,但是午门外的广场上,密密麻麻上百位官员,文武分列,已经站满了整个广场。因着皇帝不在京师,举行朝会的三大殿皆不得启用,礼部商议之后,决定直接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举行朝会。卯时的钟声沉沉响起,随着太阳缓缓升起,清晨的阳光洒在宫城的城门上,封闭许久的宫城大门,缓缓打开。一队浩浩荡荡的仪仗,自宫城左边的侧门而出,打头的是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校尉和身着宦官服饰的内臣。鼓乐声起,群臣各归其位。不多时,尚宝司已经在广场正前方,布置了一席简易的桌案,郕王朱祁钰端坐案前,他的身后,左边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右边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与此同时,有眼尖的大臣,隔着远远地瞧见,在郕王身后,被浩浩荡荡的随侍宫女内宦遮蔽着的左侧门中,不知何时竖起了一道屏风“升朝!”随着礼官中正响亮的声音响起,群臣齐齐下拜。“参见郕王!”待群臣行礼过后,朱祁钰起身开口道:“国家多难,上干天咎,皇兄奉天讨贼,不意被贼所留,本王奉圣母皇太后懿旨,总摄大政,统御百官,尔等当尽心竭力,护我京师,力保江山,鞠躬尽瘁!”群臣再拜,山呼道:“臣等誓死卫我大明!”朱祁钰微微颔,道:“今日召开朝会,第一件朝务,是廷推六部尚书及五军都督府都督京营提督大臣。”说着,朱祁钰停了停,开口叫道:“吏部尚书何在?”王直大步上前,拱手道:“臣在。”朱祁钰道:“此番廷推六部尚书,由尔代本王主持!”王直拱手领命,转过身对群臣道。“今日廷推六部尚书共二人。”“其一,户部尚书候选者三人,户部侍郎沈翼,工部侍郎周忱,左副都御使王曜。”“其二,兵部尚书候选者三人,兵部侍郎于谦,刑部侍郎江渊,大理寺卿俞士悦。”“以下为六人履历”有明一代,廷议是决定朝廷国政最常用一种方式,也是最正式的方式,一般来说,廷议所涉及的事务,都是国政大事,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不过今上登基之后,因其幼弱,渐渐变为由和负责廷议事项的六部尚书代为主持,并逐渐形成定制。廷推作为廷议的一种,是有明一代,最正式也最权威的选拔重臣的渠道,因官员铨选由吏部执掌,故而一般由吏部尚书代为主持。因为廷推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所以无论是程序还是人员,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先是参与廷推的官职,一般来说,如果是京官,则七卿以下,三品侍郎以上的官职才有资格经由廷推任命,外官则仅有巡抚,总督两种官职可以参与廷推任命。其次是廷推的程序,吏部会提前拟定三到七人的备选名单,然后由吏部尚书代皇帝主持,由朝廷在京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逐一投票,现场公布结果。正常来说,六部尚书级别的大臣,要么由皇帝下旨特简,要么由九卿会推,鲜少有经过廷推产生的。所谓会推,实际上是一种小范围的廷推,有明一代,将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及通政使九位重臣,合称九卿。在内阁权压百官之前,九卿便是文官当中的顶级大佬,会推便是由这九个人,共同进行推举,算是小型的廷推,也是六部尚书的主要产生途径。但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随着土木之役大败,六部当中的户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加上通政司通政使,九卿一下死了三个。除此之外,刑部尚书金濂和工部尚书石璞,皆在外地随军平叛。九卿当中又五个都无法参加,会推自然无法举行,因此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廷推。这么一会工夫,王直已经读完了几个候选大臣的履历。随即,在礼官的指挥下,在京所有三品以上的文臣,依次上前,将自己的意见投入早就准备好的箱中。过程漫长而无聊朱祁钰就这么看着,心中却不由得叹了口气。见微而知著,从这场廷推便能看出,勋戚的势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要知道,作为朝廷最正式的任命程序,廷推的权威度无可置疑。但是这些年来,由于五军都督府的掌事官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廷推已经渐渐成为了文臣的专用程序。不知从何时起,廷推已经有了心照不宣的规矩,廷推武臣,则由在京三品以上所有的文武百官参与推选,但是若是廷推文臣,则只需要三品以上的文臣参与推选即可。会推亦是如此,若是会推五军都督府都督,则由五军都督府实职都督及都督同知,会同九卿推选,但是若是会推七卿,则只需九卿参与即可。到了明后期,则更加离谱,甚至就连廷推高级武臣,也没有勋戚们参与的份。从根上起,让勋戚武臣就受制于文臣,如此下去,怎么可能不被一步步打压?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最后一名文臣入列,王直开始唱票。按照廷推的规矩,候选者应该有三到七人,然后推举出两到三人,由皇帝选定最后的人选。但是这次情况特殊,一是大臣们死的太多,一时之间难以找到这么多资历威望都足够的候选人,二是结果大家心中早已有数,不过走个程序,故而王直只报了票数最高者。“此次廷推,兵部尚书得票最高者,兵部侍郎于谦,户部尚书得票最高者,户部侍郎沈翼,恭请王爷决断。”朱祁钰点了点头,命人从王直的手中,接过票数的结果,用朱笔在上头写了个准字,道。“以廷推群臣之意,擢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掌兵部一应事务,擢户部侍郎沈翼为户部尚书,掌户部一应事务,二人接令!”于谦和沈翼二人出列,叩道。“臣等二人谢朝廷恩典。”虽然今日结束之后,吏部才会重新拟定调令,铸造官印,启动正式的任命程序,但是那都是程序上的东西。经过了群臣廷推和郕王核准的于谦和沈翼二人,现在已经可以被称为六部尚书,正式踏入九卿的行列了。随即,王直和沈翼二人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于谦却仍站在原地。按照之前议定的程序,接下来应该举行的,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此乃兵部执掌,所以他也就没有回列,而是等着朱祁钰开口。不过没等到朱祁钰开口命他主持廷推,却反而等来了一个不之客。只见武臣序列当中走出一人,手里捧着一本奏疏,上前道。“臣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丰城侯李贤有本上奏。”

八月二十二,寅时三刻。天色刚刚微微泛明,一轮朝阳自云朵当中刚刚露出小小的一片,百姓们还在睡梦当中,朝廷的文武大臣,却都已经各自起身,早早地来到了午门外等候。今天,是土木军报传到京师之后的第一次朝会,而且是大朝会。在京的文武官员,七品以上者无论掌事官,还是待选官,抑或是勋贵外戚,皆可列席。此等重要场合,无论朝臣们怀着怎样的心思,都丝毫不敢怠慢。距离朝会还有足足一刻钟的时间,但是午门外的广场上,密密麻麻上百位官员,文武分列,已经站满了整个广场。因着皇帝不在京师,举行朝会的三大殿皆不得启用,礼部商议之后,决定直接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举行朝会。卯时的钟声沉沉响起,随着太阳缓缓升起,清晨的阳光洒在宫城的城门上,封闭许久的宫城大门,缓缓打开。一队浩浩荡荡的仪仗,自宫城左边的侧门而出,打头的是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校尉和身着宦官服饰的内臣。鼓乐声起,群臣各归其位。不多时,尚宝司已经在广场正前方,布置了一席简易的桌案,郕王朱祁钰端坐案前,他的身后,左边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右边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与此同时,有眼尖的大臣,隔着远远地瞧见,在郕王身后,被浩浩荡荡的随侍宫女内宦遮蔽着的左侧门中,不知何时竖起了一道屏风“升朝!”随着礼官中正响亮的声音响起,群臣齐齐下拜。“参见郕王!”待群臣行礼过后,朱祁钰起身开口道:“国家多难,上干天咎,皇兄奉天讨贼,不意被贼所留,本王奉圣母皇太后懿旨,总摄大政,统御百官,尔等当尽心竭力,护我京师,力保江山,鞠躬尽瘁!”群臣再拜,山呼道:“臣等誓死卫我大明!”朱祁钰微微颔,道:“今日召开朝会,第一件朝务,是廷推六部尚书及五军都督府都督京营提督大臣。”说着,朱祁钰停了停,开口叫道:“吏部尚书何在?”王直大步上前,拱手道:“臣在。”朱祁钰道:“此番廷推六部尚书,由尔代本王主持!”王直拱手领命,转过身对群臣道。“今日廷推六部尚书共二人。”“其一,户部尚书候选者三人,户部侍郎沈翼,工部侍郎周忱,左副都御使王曜。”“其二,兵部尚书候选者三人,兵部侍郎于谦,刑部侍郎江渊,大理寺卿俞士悦。”“以下为六人履历”有明一代,廷议是决定朝廷国政最常用一种方式,也是最正式的方式,一般来说,廷议所涉及的事务,都是国政大事,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不过今上登基之后,因其幼弱,渐渐变为由和负责廷议事项的六部尚书代为主持,并逐渐形成定制。廷推作为廷议的一种,是有明一代,最正式也最权威的选拔重臣的渠道,因官员铨选由吏部执掌,故而一般由吏部尚书代为主持。因为廷推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所以无论是程序还是人员,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先是参与廷推的官职,一般来说,如果是京官,则七卿以下,三品侍郎以上的官职才有资格经由廷推任命,外官则仅有巡抚,总督两种官职可以参与廷推任命。其次是廷推的程序,吏部会提前拟定三到七人的备选名单,然后由吏部尚书代皇帝主持,由朝廷在京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逐一投票,现场公布结果。正常来说,六部尚书级别的大臣,要么由皇帝下旨特简,要么由九卿会推,鲜少有经过廷推产生的。所谓会推,实际上是一种小范围的廷推,有明一代,将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及通政使九位重臣,合称九卿。在内阁权压百官之前,九卿便是文官当中的顶级大佬,会推便是由这九个人,共同进行推举,算是小型的廷推,也是六部尚书的主要产生途径。但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随着土木之役大败,六部当中的户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加上通政司通政使,九卿一下死了三个。除此之外,刑部尚书金濂和工部尚书石璞,皆在外地随军平叛。九卿当中又五个都无法参加,会推自然无法举行,因此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廷推。这么一会工夫,王直已经读完了几个候选大臣的履历。随即,在礼官的指挥下,在京所有三品以上的文臣,依次上前,将自己的意见投入早就准备好的箱中。过程漫长而无聊朱祁钰就这么看着,心中却不由得叹了口气。见微而知著,从这场廷推便能看出,勋戚的势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要知道,作为朝廷最正式的任命程序,廷推的权威度无可置疑。但是这些年来,由于五军都督府的掌事官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廷推已经渐渐成为了文臣的专用程序。不知从何时起,廷推已经有了心照不宣的规矩,廷推武臣,则由在京三品以上所有的文武百官参与推选,但是若是廷推文臣,则只需要三品以上的文臣参与推选即可。会推亦是如此,若是会推五军都督府都督,则由五军都督府实职都督及都督同知,会同九卿推选,但是若是会推七卿,则只需九卿参与即可。到了明后期,则更加离谱,甚至就连廷推高级武臣,也没有勋戚们参与的份。从根上起,让勋戚武臣就受制于文臣,如此下去,怎么可能不被一步步打压?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最后一名文臣入列,王直开始唱票。按照廷推的规矩,候选者应该有三到七人,然后推举出两到三人,由皇帝选定最后的人选。但是这次情况特殊,一是大臣们死的太多,一时之间难以找到这么多资历威望都足够的候选人,二是结果大家心中早已有数,不过走个程序,故而王直只报了票数最高者。“此次廷推,兵部尚书得票最高者,兵部侍郎于谦,户部尚书得票最高者,户部侍郎沈翼,恭请王爷决断。”朱祁钰点了点头,命人从王直的手中,接过票数的结果,用朱笔在上头写了个准字,道。“以廷推群臣之意,擢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掌兵部一应事务,擢户部侍郎沈翼为户部尚书,掌户部一应事务,二人接令!”于谦和沈翼二人出列,叩道。“臣等二人谢朝廷恩典。”虽然今日结束之后,吏部才会重新拟定调令,铸造官印,启动正式的任命程序,但是那都是程序上的东西。经过了群臣廷推和郕王核准的于谦和沈翼二人,现在已经可以被称为六部尚书,正式踏入九卿的行列了。随即,王直和沈翼二人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于谦却仍站在原地。按照之前议定的程序,接下来应该举行的,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此乃兵部执掌,所以他也就没有回列,而是等着朱祁钰开口。不过没等到朱祁钰开口命他主持廷推,却反而等来了一个不之客。只见武臣序列当中走出一人,手里捧着一本奏疏,上前道。“臣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丰城侯李贤有本上奏。”

热门小说推荐
九叔首徒:采补术修仙

九叔首徒:采补术修仙

林修穿越僵尸世界,被九叔收养成为大弟子。直到十八岁那年,系统觉醒,竟是早已失传的道门禁术采补术!此刻,一切开始变得怪异起来!九叔徒儿,你这道术有违茅山!有违道门啊!任女儿,人家是小道长,可不能乱来!一休大师菁菁,你拉着林修不放干什么?千鹤道长我打巅峰赛那是打僵尸,师侄你打的是非礼勿视!非礼勿视!九叔徒采补术修仙...

纾春

纾春

少女身,熟女心前世,崔礼礼守着贞节牌坊熬了十八年,熬到看两只苍蝇,都羡慕它们成双成对,她被困于逼仄内宅,香消玉殒。终于,老天也看不下去,让她重活一世京城富的千金,还谈什么婚论什么嫁?若问崔礼礼名字这辈子还有何念想没玩够!一定要离那个掐自己桃花的男人远远的!...

首长宠妻:重生最强军嫂

首长宠妻:重生最强军嫂

作品简介军婚复仇,种田致富,女强爽文,无敌小萌宝,忠犬腹黑长前世,江凝历尽艰辛走上人生巅峰,却招来古武世家的灭杀,一尸两命!重生归来,她身怀仙医空间,得到仙...

徒儿,下山之后,祸害你老婆去吧

徒儿,下山之后,祸害你老婆去吧

简介关于徒儿,下山之后,祸害你老婆去吧三年前,赘婿叶辰跟老婆沈傲雪去爬山,却被老婆推下山崖,生死不知。三年后,沈傲雪成了身价百亿的女神总裁,在老婆改嫁当天,叶辰强势归来!...

领证后,帝国男神清冷人设崩了

领证后,帝国男神清冷人设崩了

简介关于领证后,帝国男神清冷人设崩了修真天才凌落穿越到星际世界,被家族扫地出门后,和帝国男神闪婚领证了。男神身份高贵,为人大方,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说是性格冷清,但总喜欢亲亲抱抱她,把她当宝宝哄,很黏人。还觉得她很弱,每次遇到危险都会奋不顾身的挡在她前面落落快走!凌落虽然你不肯相信,但我真的巨能打!...

惊!真嫡女把快穿女配虐哭了

惊!真嫡女把快穿女配虐哭了

甜宠打脸双洁上一世,素未谋面的真千金找上门,姜长宁才知道自己假嫡女的身份。aaaa  侯府众人也因为姜络进府对她的态度恶劣了起来。aaaa  姜母养不熟的东西,都是你害得我的阿络吃...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