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2章 石磨石碾(第1页)

石磨石碾也是农村常见的用具,在8o年代以前都是常用到的农具,石磨主要是用来打豆腐的,在米云的家乡,到了每年夏天和快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用石磨和石碾磨面粉和豆子,打豆腐来过年,就要用到石磨,把自己家里种的黄豆用水浸了,然后就用这个石磨来磨碎,再来打豆腐吃,家用主要是米豆腐,老豆腐和水豆腐一般在街上和菜市场买。

石磨还有另一个用途,农村家里都会养有猪,就每年种了一些豌豆,黄豆,谷麦,小麦等杂粮,这些杂粮如果这样像青草一样煮给猪吃,就怕它不好消化,因此,每次都要用到这个石磨,把它磨碎,成颗粒状,然后放到锅内煮熟了,给猪吃的。

我印象中在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两个村子用的都不多,我家有石磨,我四姨家也有,我家的石磨没有打过豆腐,只磨面粉类,可以做一种吃食,圆形的如汤圆,还可以摊饼吃,一年用不到几天的时间,我家主要是在夏天用,平时的话,就是放在一个角落里面,我四姨家的石磨也是,他们家的石磨也只是多打了米豆腐。印象中后来就基本不用了,街上有很多电机石磨,我家和四姨家的都是老式的手摇推石磨。

在八十年代以前,大多数农村还没有现代面粉机,要把粮食加工成米、面粉、豆腐,都是用比较原始的石磨、石碾、石臼等器物。就是手摇推磨,我家和四姨家的都是那种老式手摇石磨,用起来要花大把时间,还要费人力,一个推磨,一个还要喂豆子,后来有需求,就直接上街找电机石磨了。

石磨等用具可能在8o年代以前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不然我家也不可能有,现在都躺在老家的厨房屋里,一年都用不上一回了,我以前还可能经常在石磨前喂过豆子,甚至都用双手推拉过石磨,所留下的记忆也不多了,还是二十多年前经常使用过的,高中以前的记忆,石磨石碾等用具历史悠久,在网上百科了一下,还是鲁班大师明的,值得科普一下。

手推石磨是我国农村古老的一种加工面粉、面浆的一种机械。它的制作材料是一种沙石,将厚约15到2o公分的沙石,凿成直径5o到12o厘米的两扇圆形磨石,一个做底盘,一个做顶盘,磨石底盘中央凿一个洞,把一个铁轴固定在中央,顶盘中央也凿一个洞,将一个铁圈固定在洞内,铁圈正好套在底盘的轴上,底盘固定不动,顶盘上套上一个长木杆,用人推或者牲口拉动顶盘转动。顶盘上还要凿两个洞眼,磨面的时候,粮食从两个洞眼里流入两扇磨石之间,由于底盘和顶盘上凿出很多向外移动的波纹似的凹凸的槽,顶盘和底盘的纹路正好相反,顶盘转动的时候,从顶盘洞眼里流进的粮食就会被磨碎,并顺着纹理向外运移,从两扇磨石缝里流出来。

晋朝以后,人们明了水磨,就是用流水打动水轮转动,水轮再带动石磨转动。

石磨是过去用来加工豆腐的磨豆子的石磨。原理和磨小麦、玉米的石磨一样,只是尺寸比较小,直径大约只有4o厘米左右,而且顶盘上是凹进去的,而且底座有凸起的边。之所以做成这样,因为是磨豆腐要把豆子磨成浆,需要加水,防止水和磨碎的豆浆流走。

还有碾糜子面和小米的石碾,石碾的用处和石磨一样,也是八十年代以前农村加工面粉和小米的一种石料器械。不同的是,石磨主要加工小麦、玉米、豆子等主粮面粉和豆腐,而石碾主要加工糜子面粉,和加工小米的石料器械。

石碾的主要零部件是:(一)、碾盘底座,中央立着一个固定的木柱或铁柱,(二)、石磙。石磙的直径大约1oo厘米左右,石磙中央两端各凿一个洞,各嵌进去一个铁臼,然后做一个铁框,铁框两边中部各有一个锥子形铁轴,套在石磙上,铁轴进入铁臼,可以转动,和打麦场的碌碡一样。再在铁框上固定一根木杆,供人推或牲口拉让石磙在碾盘上循环移动,就可以将糜子碾碎,碾成面粉。或者把谷子的壳碾掉,成为小米。

加工糜子面粉为什么不用石磨而要用石碾呢?这是因为我们老家糜子面粉用来制作一种食品叫“不翻馍”,用石碾加工面粉细腻滑润,制作的“不翻馍”口感特别好,而石磨加工的糜子面粉口感不太好。

舂米的石臼,舂米的石臼是黎族人民加工稻米的一种古老器械。

最古老的舂米器械很简单,就是一个石臼(石灰岩和沙石做石料),一个木杵,人手持木杵在石臼里捣米,将稻谷的皮壳去掉。

后来,为了省力,明一种简单的器械,就是将木杵安装一个长长的把,木把在靠近石臼的部位固定在一个木架上,可以上下转动,脚踩木把一头,木把可以上下往复活动,带动木杵捣米。

尽管比直接拿着木杵省力而且效率高,但也是很费力的,要舂一臼米,大约需要舂3oo下左右,花费一个小时左右。而黎族的舂米任务是由女人完成的。

以上石磨、豆腐石磨、石碾、石臼这四种八十年代以前农村使用过的生活工具,一般家庭都能用到一两个。偏远山区的可能四个石头用具都还在使用,有的把石臼这当饭碗拍视频搞直播,碾辣椒面和各种佐料。

据《世本》上记载,石磨也是鲁班明的。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在此之前,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

传统片式石磨,1968年,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汉墓中,出土了一架距今约21oo年的石磨,是一个石磨和铜漏斗组成的铜、石复合磨。这是我国迄今所现的最早的石磨实物。

现代片式石磨保留了传统石磨的研磨部分即两片圆柱形岩石,改变了传统的动力产生装置,由原来的驴产生研磨小麦的动力给变为由电动机产生研磨小麦的动力,同时增加了输送装置和清理装置。现代片式石磨相比传统片式石磨节省了劳动力,减轻了劳动量,提高了石磨的产量。

现代片式石磨,输送装置包括大料斗、风机、闭风器、沙克龙和管道等主要部件组成。清理装置包括筛绢、毛刷和圆罗等主要部件组成。

现代辊式石磨采用古老传统的石磨磨粉工艺,组合现代全风运自动循环的先进设计,配备筛理提粉装置,实现了全自动操作,既保留了石磨工艺的低运转、精研细磨的传统特色,又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代辊式石磨包括大料斗、风机、圆罗、闭风器、沙克龙、岩石磨辊和管道等主要部件组成。石碾,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的农村常见,每一个村庄至少会在村东部或村西头安一盘石碾供村人碾压粉碎粮食用。

石碾是当年村里人加工粮食唯一的大型工具,所以,我记忆中的石碾,除了雨天,差不多每天从早到晚不停歇。偶尔无人用时,孩子们也会一窝蜂似的冲到石碾上去玩耍,附近善良的乡亲怕小孩们被石碾压着,没人用时,都会提前用砖头把碾子固定住。

石碾是选用坚硬的大石头錾制加工出一个平整的大圆磨盘,以中心为原点,凿出大约四五公分深,直径约六七公分大的圆孔,孔中立一半米高,直径约五公分粗的铁柱,用来安装石碾子,圆碾盘做好了,再做石碾子。

石碾子的制作也是选一个坚硬的大石头,加工出一个直径约六十公分的圆形石柱体,石柱两端中央各开一个圆滑孔,用于安装推动石碾子的轴架杆,石碾子打磨成跟大石碾盘一样的平滑,便于碾碎、扫干净粮食。用的时间越久长、整盘碾就会越光滑。

碾子是安有四边木框架的,外边的框架两头,一边凿一个三四寸的圆孔,用来插碾棍。有大孔的一边是主棍方,推动主棍的人是用腹部顶着碾棍向前走,一边左手拿苕帚里外扫扫加工的粮食,保证粮食碾得均匀,还不向碾盘下掉落。另一边的碾棍是另外一个人助力用的,只管推或拉。两个人推石碾,会比较轻松一些。只要是推碾能插上助力手,多一个人会多一份轻松。

石碾,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明创造的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随着社会的展,传统手工工艺逐渐被机器所替代,石碾慢慢地被抛弃了,现在许多的特色乡村民俗文化为了展览,不惜花高价从农村把沉重的石碾买来,安放在合适的地方,供游客观赏。

这些石碾虽经历长久的风雨侵蚀,但依然可以使用,依然坚毅,就像是劳动人民的脊梁,撑起了几代人的幸福,留存着过去的回忆。

石碾,作为一种传统的生活用具,除了碾压摊煎饼专用的料,粗玉米面等,现在用的极少,几乎真的是只能作为一种摆设了。但有史以来,没明钢磨以前,它就是加工粮食独一无二的必备工具。

以前凡是需要脱粒碾碎的东西,如碾米、碾面、轧玉米面等等全靠它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人民生活十分艰苦,大部分靠野菜、干秸秆等代替粮食充饥。人们会弄来秋天的干地瓜秧子,将其碾压。碾碎一遍用箩将细面筛出来再碾,直到把地瓜秧子碾成丝团状为止。用碾岀的面掺上些榆树皮面做成“胶皮”窝窝头。因为榆树皮面有粘性,没有它,秧面是和不成团的。

自一九六二年开始,土地政策稍稍放宽了,农民可以“自由”开块小菜地,补充粮食指标的不足,生活自然是好了很多。平时省吃俭用,过年虽没大米白面,但可以粗粮细做。一到腊月,人们就开始加工年货,准备蒸粘糕、枣糕、做豆腐等,所以,推碾就要排队了。碾米、碾面、碾粘米面、碾玉米面、碾绿豆面,家家户户都如此。

村里的石碾都排着队用,有的人怕排不上号,头天晩上就拿来推棍子插在碾上先占位,第二天天不亮就早起去推碾,一直忙乎到除夕。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各村配备了碾米机、粉碎机、磨面机等全套加工机器,谁有需要,把要加工的粮食,往磨坊里一放,一会儿功夫就完成加工了,不仅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劳务负担,也免除了推碾排队拥挤的局面。从此,石碾基本退出了加工舞台,成了后人观赏、了解、研究历史的物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不仅粮食加工由机器替代,庄稼地里、场院里的农活也基本上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各村都配齐了收割机、脱粒机等。

随着时代不断的展,农民不再以种地为主,年轻人大多出外打工,在家的经营果树,开办旅游业等,粮食加工的机器偶尔还用用。

现在,石碾早已成为了历史。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前,它为人类生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给8o年代以前的几代人留下了深刻、甜蜜的回忆。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手工石磨和石碾磨逐渐消失在农村的日常生活中。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的设备,更加高效和方便。现在,只有在一些文化活动或博物馆中,我们才能看到石磨和石碾磨的身影。

尽管如此,石磨和石碾磨在我的记忆还是留下了一点位置,尽管过去二十多年了,还能想到当时的场景。

它们代表了农村的勤劳和朴实,代表了父辈们几代人辛勤劳动的付出,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虽然现在淡出了历史舞台,但曾经在中国盛行几千年之久,值得中国人们永远怀念。

热门小说推荐
恐怖怪谈:开挂后我变成bss

恐怖怪谈:开挂后我变成bss

简介关于恐怖怪谈开挂后我变成boss诡异复苏,恐怖世界降临蓝星。恶魔,亡灵,吸血鬼,狼人,邪恶,女巫,泰坦,巨龙,神明胜利者获得巨额奖励,身体属性提升,异能奖励,丹药奖励,宝物奖励失败者立即被抹杀!林夜从地球穿越而来,开始主角系统!在恐怖副本中,他开启外挂!占卜女欲哭无泪这不可能,他怎么比我算的还准,我的家当都被赢走了!!!恐怖副本中他开始外挂,撒旦望着再次复活的林夜,直接气疯,你是小强吗?老子已经杀了你1oo86次啦!!恐怖副本中林夜开始外挂,把诸神埋葬!诸神死前仍然不能相信明明我们才是无敌的!没有过不去的恐怖副本,如果有,那就开上一个挂!...

开局黑化江玉燕

开局黑化江玉燕

不黑化的江玉燕,还是我所喜欢的江玉燕吗...

九个绝美师姐太宠我了

九个绝美师姐太宠我了

作品简介玄天门最强小师弟,江浩带着一纸婚约,潜龙入渊,纵横花都!他拥有九个国色天香的师姐,各个都是宠弟狂魔,投怀送抱!和我比医术?阎王让你三更死,我可以留在到五更!和我比财力?我师姐个个身家百亿,她们的钱,也...

掌事宫女是影帝助理

掌事宫女是影帝助理

晋江VIP20231122完结总书评数2258当前被收藏数27223文案正文完结啦!感谢小天使们一直以来的支持!高需求宝宝类龟毛禁欲影帝vs只想买房的古板面瘫助理文案1上辈子铃兰是慈安宫最受太后倚重的掌事宫女,13岁被家人送进宫就再没有踏出宫门半步,好不容易快要熬到出宫的年纪了,京郊的小庄子都托人买好了,却一朝穿越到了现代,成了齐行娱乐公司的一名生活助理,原身是个有幸重生却毅然放弃生的机会的真千金。所以穿越后的铃兰在得知自己即将成为假千金被欺负霸凌的生活助理时,她决定还是做双料龟毛影帝的第100个生活助理吧。当龟毛影帝心气不顺时,铃兰走起路来毫无声息当龟毛影帝胃痛挑食时,铃兰做了拿手的宫廷药膳当龟毛影帝失眠焦躁时,铃兰亲手调制了安神香不知道什么时候,熟悉霍影帝的人才发现这个助理好久没换人了?影帝霍奕尘出道之后就凭借超高颜值和精湛演技斩获了一大批死忠粉,镜头前他形象禁欲,是粉丝眼中极品偶像,没人知道他私底下是经纪人眼中最难搞的事儿精男人。在辞掉第99个助理之后,经纪人终于受不了他要去怀孕了,匆忙从别人那撬来了新助理但是谁能告诉他那个传说温柔心细的姑娘竟然是个古板面瘫脸?却没想到这个竟意外被留在了霍奕尘身边,最后还要红着眼睛求她不要离开?甚至还要上综艺求人家陪他去约个会?文案2原本的林岚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性格温柔敏感,却是什么徐氏集团的真千金,而那个一直刁难她的她跟的艺人竟然就是霸占自己身份的假千金。林家父母我们和楚楚感情很深了,即便你回来了,楚楚也是要留在我们身边一起在孤儿院长大的男朋友我没想到你竟然那么小心眼,楚楚是那么好的女孩子,你以前明明那么善良的众网友不就是让你捐一个肾么,那可是你的亲生父亲所以原身意外死在手术台上,也没有人在意,人家却是皆大欢喜团圆结局铃兰也难怪你命都不要了。徐家人找来的时候,铃兰彼时已经是影帝身边最得力的完美生活助理,她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她们我以为咱们互不相欠才是,再说你们不是有徐楚楚这个好女儿么内容标签娱乐圈古穿今打脸真假千金主角铃兰(林岚),霍奕尘┃配角裴姐┃其它一句话简介古代女成长之路立意是金子必须发光作品简评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的掌事宫女林岚,面对原身体主人即将到来悲惨的命运以及软饭男友,做出了新的选择,却意外成为了龟毛影帝霍奕尘的生活助理。影帝龟毛事情多,林岚却能轻松化解,两人在相处中牵动情意,在彼此成就中走到一起。本文文笔流畅,人物个性鲜明,在剧情层层推进中,女主一边解决面对的问题一边成长,做出了事业上的选择,为梦想和目标努力男女主在相处中彼此交换人生阅历,不仅仅沉溺于爱情,更加关注爱情中理性的考量,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逆庶

逆庶

作品简介沉梦难醒,庶女难为。只愿用我十年寿命换你一世倾心。...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